[十八大代表·模范]全国优秀法官詹红荔:大爱无声 法外有情
发表时间:2012-10-30   来源:中国文明网

    这是詹红荔(中)担任主审法官,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寻衅滋事案件(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这是詹红荔(左)在南平市看守所与失足青年谈心(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让他们的言行止于犯罪之前
  对青少年犯罪,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远离犯罪,如何让失足的少年尽快回归社会。
  为此,詹红荔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探索出了一套包含预防、惩治、援救、帮教、新生等各方面的新办法、新机制。她紧紧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特点,不断创新法制教育形式,把审判工作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连续举办了三届“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制作了100多幅“流动式法制宣传展板”,推出了“互动式法制教育课”、“社区心理辅导”等一系列立体的法制教育组合模式,深受广大学生、老师、家长的欢迎。
  “让他们的言行止于犯罪之前。”詹红荔经常到学校给孩子们上法制课,她的足迹遍布延平城区和城郊20多所中小学和中专学校,受教育群众达到3万多人次。她开通了延平区青少年维权热线,3年来已接到求助电话1800多个,在詹红荔的疏导和心理干预下,有12名问题少年重返课堂,4名在犯罪边缘徘徊的少年走向正道。此外,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詹红荔还特地申请了QQ号,为有各种困难的少年提供网上咨询服务。
  为更好地帮助少年犯走向新生,詹红荔还主动学习了大量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并总结出一套“传承爱心,关心他人,回馈社会”的“爱心接力”帮教法,组建了延平区“新生少年服务队”,带领他们开展公益活动,让他们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好地融入社会,感恩回报社会,赢取群众的信任。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组织一群被判处缓刑的少年犯举办了一场“伸出你的手”的赈灾义演,为灾区募集捐款7万多元,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如今,以詹红荔的工作方法为代表的这一法制教育模式,已成为延平区法制教育的一个品牌。这几年,延平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下降,从2004年的56件下降到2010年的18件。(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逯江南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