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引领四川优化产业布局、聚集发展要素、改善外贸结构——
俯瞰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尹钢 摄
2012年5月30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首个创新中心在成都正式运行;此前的5月8日,四川与新加坡合作的重大项目——新川创新科技园在川开工建设。
更早的4月9日,《财富》杂志在京宣布,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明年6月在成都举办,这是该财经盛会首次落户中国西部。
国际“经济标识”频频落户,吸引众多目光:为什么是四川?
答案中关键词不乏交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开放包容,区域地位突出,人力资源富集……一位外商的表述颇为传神:地处中国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中心,对跨国公司而言,那里已成为一块充满活力的磁石。
“中心”、“磁石”,折射出四川以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引领,致力变“内陆盆地”为“开放高地”的不懈努力和硕果。
一切并非偶然,只是水到渠成。
突破产业“地域梯度”
——招大引强,更高层次优化产业布局
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地处内陆的四川,对开放有着格外的渴望和追求。
把握发展趋势,全面审视省情,2007年底,四川提出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总量是基础,产业是核心。布局如何调整、结构如何优化?
省委、省政府认为,四川处在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城市体系的重要阶段,处在要素集聚效应大于要素扩散效应阶段,引进发展居于主导地位,必须鲜明地把承接重大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突破口,推动重点产业迅速崛起,在区域产业格局中形成竞争优势。
思路决定出路。
招商引资,四川高点切入,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带动配套企业集聚,促进相关产业迅速成长,努力突破产业转移从东到西的“地域梯度”羁绊。
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是最好例证。
成都的东郊,曾有一批电子企业,撑起工业半壁江山。进入新世纪,全球制造业大转移的浪潮,让成都深埋多年的IT梦想再度发芽。
从自觉到自信,拐点出现在2003年,筑巢引凤,几经呼唤,英特尔芯片封装项目落户成都,上下游企业接踵而至。短短几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资金、产业和人才聚集的关键步骤。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在英特尔中国区四川成都公共事务经理顾仪看来,成都把握住了来之不易的机遇。
更大的推动力来自2009年。这一年,《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被置于首要位置,同时被赋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先锋之责。
从自信到自强,随着富士康、仁宝、纬创、德州仪器等全球行业巨头相继入川,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从研发、制造到市场的完整布局。
如今,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芯片,有一枚是在四川测试;全世界超过半数的平板电脑,产自成都。
2011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首破百亿美元关口,达到111.9亿美元,是2008年的4.6倍。
汽车产业的再生是又一成功例证。今年2月,世界500强企业博世集团成都工厂奠基,这是博世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在中国大陆的第二个生产基地。
对于四川汽车产业基地——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世界500强入驻并不新鲜,这里已经聚集汽车主导产业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余家。
看准汽车产业整合发展机遇,2009年,四川将汽车制造列为重点扶持培育的潜力产业。利用存量资源,四川成功引进德国大众、一汽大众、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等一批知名企业,到2011年形成整车产能35万辆,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
在扩大增量中调整结构,招大引强立下“头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龙章说,早年承接产业转移,有啥引啥;现在四川更加注重引进龙头、集群承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四川还在能源电力、油气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十一五”以来,四川“7+3”优势产业增加值连跨4个千亿台阶,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超过70%。201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1%。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为西部经济高地建设标注“刻度”——
2011年,四川引进国内省外直接投资突破7000亿元,是2007年的3.6倍,总量居西部第一;
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10亿美元,是2007年的5.5倍,总量居中西部首位;
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20家,其中境外企业179家,持续保持中西部第一。
“西部第一”、“中西部首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性进展,迅速壮大重点产业规模,同步提升产业层次,在转方式中奠基四川长远发展。
- 上一篇:
-
辽宁:振兴再现当年勇
已是第一篇
-
辽宁:振兴再现当年勇
- 下一篇:
-
内蒙古:转型的“能源”更强劲
已是最后一篇
-
内蒙古:转型的“能源”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