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孩子们在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学习舞蹈。 新华社发
辽宁农家院里的人口文化宣传热闹红火。 资料照片
工人在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炼钢区域观察钢水倒渣情况。 新华社发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喷涌、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起飞、第一艘万吨巨轮扬帆出海的地方,也是走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和“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地方。
在过去的十年里,借改革开放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东风,辽宁快速实现了第二次腾飞,创造了“锈带”复兴的奇迹。
3283.7亿
2011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83.7亿元,是2006年的3.3倍。
211万
经过7年努力,改造了2910万平方米的集中连片棚户区,建设了4402万平方米的回迁楼,改善了211万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条件。
24%
全省各类文艺表演团体达到464家,2011年演出收入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24%。
1.老工业基地振兴看辽宁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东北部制造业陷入空前困境、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机器设备因长久闲置而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也遭遇了美国东北部同样的危机。素称“东方鲁尔”的沈阳铁西区因为大批国企停产半停产、大批工人放假离岗而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度假村”。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来不甘心于叨陪末座的辽宁人当即意识到,没有对产业布局的科学布置,没有对产业升级的大力促进,没有对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就不会有老工业基地的“咸鱼翻身”。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铁西区率先开始了破冰之旅,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合署办公,走出了一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地区发展困境的新路子。
十年时间,辽宁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复兴。
辽宁省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沈强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2011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83.7亿元,是2006年的3.3倍,已经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是重大高端装备多,关系国家安全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装备多。比如歼击机、航空发动机、舰艇、大型盾构机、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等,这些产品的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装备制造业,辽宁在其他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沈强告诉记者,辽宁是工业大省,但县域经济一直是其发展的短板,被人们称为一条腿走路的“巨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辽宁县域经济的短板正在补齐,已经成为拉动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过去辽宁的各种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只能搞半年。2010年,辽宁依托省内温泉分布范围广、品位高的优势,确定了“打造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目标。2011年,全年温泉旅游接待中外游客25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53.6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辽河是辽宁的母亲河,“五十年代淘米做饭,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为了让母亲河重新恢复昔日容颜,辽宁同时启动了污染企业关停、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态治理“三大工程”,同时推出了河(段)长负责制度、红色警戒线制度、出市断面超标补偿制度等一系列创新之举,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河流污染治理的监测、管理、考核体系。如今,辽河两岸又现清凌凌的水和蓝莹莹的天,重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场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迎接党的十八大)上海:“转”出一个新天地
已是最后一篇
-
(迎接党的十八大)上海:“转”出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