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刺激消费、开拓市场,增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生动力,两者良性互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海南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标准不断提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资源重点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一是全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到2016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38%以上。大力实施农村危房和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二是千方百计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把增加收入列入对市县的重点考核指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三是加快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特色。四是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一卡通,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合理增长机制,确保人人享有标准不断提升、管理规范有序的社会保障。五是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建成辐射全岛的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和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六是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扶持创作一批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是层层落实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打造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改进信访工作,下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第五,坚持生态立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开发建设强度加大,海岛生态的脆弱性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强化全民生态自觉,实施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是大力推进绿化宝岛行动。要系统规划,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科学种树,见缝插绿,营造全岛天然大氧吧,到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努力达到62%,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空气清新、四季花开的绿色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二是努力建设绿色低碳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水电、气电、核电、户用沼气和工业沼气、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三是严格依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坚持上项目决不降低环保门槛,开发水平不高,宁可不开发。依法依规、严格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核心区、重点水源地、重要海域,坚决禁止乱挖滥采矿产资源。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四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广泛开展绿色景区、绿色酒店、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层层落实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环境产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 上一篇:
-
“神九”书写“中国精度”
已是第一篇
-
“神九”书写“中国精度”
- 下一篇:
-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新医改实现阶段性目标
已是最后一篇
-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新医改实现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