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文化产业、面貌一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的文化发展观……10年前,党的十六大首次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随后的文化体制改革确立了方向: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文化建设逐渐走出文化系统的小圈子,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文化在为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脱胎换骨,开辟出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
托起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的现实,造就了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强大力量的特殊现象。通过改革谋发展、着眼发展促改革,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陈爱莲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演员,1988年“下海”办起了自己的民营艺术团。20多年过去,当年一起办团的只有她坚持了下来。“当初,剧团工资低、演出少,演员都是拿着工资乱走穴。就应该保留少部分有艺术价值的院团,其他的都推出去自负盈亏。”陈爱莲说,她的想法还和当初一样,只是遗憾没赶上今天这样的好时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生产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改革尝试也一直在进行。但直到进入新世纪,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发展面貌的时机才逐渐成熟。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迫切,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文化巨头的到来又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考验。党的十六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终于斩断了对文化生产力的最后一道束缚。紧紧抓住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正式开展试点。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从3102亿元增至11052亿元。无论是观察单个文化企业还是整个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正向关系都十分明显。
一方面,政策制定者特别注重实践创新,不断吸收改革发展一线的有益经验,并通过制度固定下来。一线经验通过及时肯定和推广,大大降低了改革成本、提高了推进效率。
2009年初,在全国范围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调查中显示,多数金融机构对于如何支持文化产业还找不到头绪。同年,文化部门、文创中心等开始与各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设立绿色通道、政府贴息等多种方式,推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开始在单个项目上寻求突破,并逐步摸索出“创意贷”等特色文化金融产品。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也得到鼓励,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2009年的成功上市,被称为“极具示范效应”。
在成功实践的鼓舞下,201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文化与资本之间的融合互动由此全面开启。到今年初,5大国有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300亿元,文化上市公司超过30家,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300亿元,形成了一批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双过百亿的大型文化企业。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发展阶段变化,改革重点不断调整,使政策措施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能够较好地与基层实际对接,客观上提升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2003年底,试点工作刚刚开始,国务院就印发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试行)》两个文件,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财政税收等10个方面问题,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为改革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适时出台,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2.75%,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经济引擎。借助市场和产业的力量,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 上一篇:
-
文化在你我身边流淌:十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述评
已是第一篇
-
文化在你我身边流淌:十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述评
- 下一篇:
-
十七大以来舞台艺术创作全面繁荣:出人出戏出效益
已是最后一篇
-
十七大以来舞台艺术创作全面繁荣:出人出戏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