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郭红松)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白庚胜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了,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备感振奋。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感于十年来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成就,值得抒写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最想说说非遗保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由此,我国在新世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幕徐徐拉开。十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我想,以下几点值得国人铭记:
一是解放思想,建立起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及保护理念。即不再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尤其是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坚决避免盲动及杜绝全盘肯定,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清良莠,将其优秀部分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加以科学保护。
二是确立主体,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期处在缺少主体及体制机制、投入有限、人才匮乏、技术落后、设施不足的状态。近年来,党和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文化遗产总体格局中加以保护,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有关部门都层层建立起相关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保护中心,使保护工作有权力机关、责任部门、实施主体,做到了体制严整、管理规范、运行有效。
三是建构体系,以遗产申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间,申报各层级名录始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至今,我国除已有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名录外,还有九大类数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地方有关名录,并以此为龙头推动深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大大增强了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四是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在此方面,党和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各地也根据实际制定了适应本地区、本民族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条例、办法等。
五是加大投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党和国家采取政府投入与民间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有关支持,并通过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开发,增强各遗产地、各遗产主体的造血功能,实现自救、自养,以壮大保护非遗的力量,成功破解保护经费不足的难题。
六是采取多种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如:对节日遗产进行保护,建立传承人命名、保护、培养体制,建立国内各层级有关名录,命名一大批有关保护区、保护与传承基地,继保护一大批古城镇后又启动古村落、老字号、老品牌保护工程,建立一大批学术研究机构并培养有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经过十年的探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积累雄厚,其广度、深度都已今非昔比。这项工作必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得到加强与推进,并在赓续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助益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方面日益彰显其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
- 上一篇:
-
创造活力提升“文化中国”(文化创造活力)
已是第一篇
-
创造活力提升“文化中国”(文化创造活力)
- 下一篇:
-
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助力
已是最后一篇
-
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