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发表时间:2011-06-0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上海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共产党员李白,以他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中的李侠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事迹,真实地再现了共产党员李白烈士的一生。

  李白,化名李霞、李静安等。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部队转战于赣南、闽西。1931年6月,被部队选送去瑞金红军通信学校第二期电讯班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从此开始从事党的通讯工作,是红军早期的报务员之一。同年12月结业,分配到红五军团13军任无线电队政委,后调任红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参加了长征。到陕甘宁根据地后,调任红四军无线电台台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党中央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抗战形势,加强对敌占区的秘密工作,决定派他到南京、上海等地建立党的秘密电台。李白化名李霞,先到南京,在周恩来身边工作。1937年10月赴上海筹建党的秘密电台。1938年春,秘密电台筹建完成。在日本侵略军、汪伪军警特务和流氓控制严密的上海,他冒着极大危险,克服种种困难,担负起上海党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架起上海和延安的“空中桥梁”。

  为了工作需要,1939年春,党组织安排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裘慧英与李白扮作假夫妻掩护电台,开展工作。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爱情,第二年秋经党组织批准结为夫妻,成为秘密斗争之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了“租界”,疯狂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秘密电台的处境更加艰难。1942年9月,日军宪兵队在对秘密电台的侦测中,逮捕了李白夫妇。他在酷刑前经受了考验,严守了党的秘密,一口咬定自己是“私人商业电台”。在敌人找不到任何线索的情况下,经党组织多方营救,次年5月,被折磨得满身伤病的李白获保释。

  1944年秋,党组织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利用国民党的电台为党工作。他化名李静安离开上海,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利用国民党的电台,为党秘密传送了日、美、蒋方面大量的战略情报。

  抗战胜利后,按照党组织要求,李白夫妇回到上海,继续战斗在党的情报通讯战线,从事与党中央的秘密通讯工作。在国民党特务密布、警车横行的上海,他凭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机智地与敌周旋,将党的地下组织搜集的国民党军的各种情报,通过电波传送到延安和其他解放区。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与党中央电台通报过程中,被叛徒和国民党特务机关侦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在被捕后的4个多月里,他遭受了残酷的刑讯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置生死于度外,保护党的地下组织,敌人始终无法从他口中得到任何一点想要的信息。

  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对李白案下达“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命令。1949年5月7日,离上海解放仅20天,李白遭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牺牲时39岁。

  链接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作品,是一部表现我党地下斗争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员孙道临在片中扮演的李侠的形象深入人心。1978年,该片女主角袁霞获得南斯拉夫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影片根据革命烈士李白的事迹改编,是一部优秀的反映我党地下工作题材的电影。影片将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融于普通平常的家庭生活中,着力塑造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光明日报记者王海磬整理)

责任编辑: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