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友好关系
合则两利,争则两伤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习近平刚刚结束南太之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发表的署名文章谈及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不仅拉近了中国与南太国家的距离、深化了友谊,而且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大周边外交布局。
习近平在斐济的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中提出,“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要做相知相亲、常来常往的好朋友。” 在澳大利亚的署名文章中,他强调要“挖掘合作潜力,厚植友好情谊,携手开启中澳关系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中塔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中马面向未来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推动中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走实走深”……人民日报评论称,习近平在国外主流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大气豪迈,传递着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坚定信心。
合则两利,争则两伤。习近平的13篇署名文章,蕴含着中国13亿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对“睦邻、友好”的向往。外交学院外交系副教授熊炜说,习近平在出访国家主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从公共外交角度讲,是国家首脑、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推动双边关系发展,重视与对方关系的维护与促进。
“中国是一头狮子,说明中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中国又是一头温和、文明的狮子,表明中国不会随意行事,在发展中一定会照顾到国际社会各国的共同利益。”崔洪建进一步指出,习主席出访发表署名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信息:中国是在不断融入现有的国际秩序之中,中国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去改进,但不是将一切推倒重来。
谈中国梦与各国梦
利在两国,惠及世界
习近平署名文章中对“中国梦”的阐述内外相通,与各国发展战略生动契合。习近平提到的斯里兰卡的国家梦想“Madhina Chintan”——斯里兰卡总统内战后重振经济的构想,以及韩国“第二次汉江奇迹”都是两国领导人各自的标志性政策。
在对中亚和南亚4国的访问中,针对致力国强民富的新兴国家,习近平提到了“马欣达愿景”、建设“杰出印度”等民族振兴规划。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愿以中国发展红利普惠周边与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远见与担当。
“中国梦是这届政府的主题,尤其是需要向外界传达。对内中国梦是凝聚共识的事物,对外则是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心存疑虑的解答。” 崔洪建说,在他国发表署名文章阐释中国梦,旨在告诉国际社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做什么不做什么,中国梦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给他国带来怎样的好处,解除他国对中国产生的忧虑,是一种内外相通的表达。
熊炜表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它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是相通的,所以中国梦不仅要凝聚中国人的力量,也需要凝聚海外人民携手共建。习主席利用出访的机会向世界人民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也激起各国人民建设美好国家的追求,与中国梦的理念结合起来,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握国际大局,发展合作共赢的决策思想。
坚守中国国家立场,发出铿锵中国声音。习近平创新外交方式,以署名文章向外传递“合作、友好”的意愿,从正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不必要的成见和误解,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尊重中国,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启更多、更深层次的交往与合作。(李警锐 实习生王子玉参与采访报道)
- 上一篇:
-
习近平:“一国两制”事业发展需要新人辈出
已是第一篇
-
习近平:“一国两制”事业发展需要新人辈出
- 下一篇: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出版
已是最后一篇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