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发表时间:2016-05-24   来源:新华社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之一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新华社特约评论员)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意志和决心,释放出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信号,对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民之大事在农。”只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内涵要义、战略意图,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确保党中央制定的“三农”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实现“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开门红。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稳”字上下功夫。“稳”,就是要稳住“三农”。总书记强调,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稳住“三农”这块“压舱石”,尤为关键和重要,要“稳”字当头。“稳”,就是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就是要稳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保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改”字上做文章。“改”,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要坚决守住农村改革底线,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要明确农村改革重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等6项改革任务。深化农村改革,既要有战略定力、历史耐心,又要勇于担当、大胆创新。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差别化探索,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对敢于改革要有正向激励,对改革试错要有容忍度。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进”字上见实效。“进”,就是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拓展农村外部增收空间,继续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要培育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探索农民增收新模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主要方向,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农,天下之大本。”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是农村改革的目标所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贾 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