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假放手”逃不过孩子的眼睛
发表时间: 2018-05-31来源: 中国教育报

  很多孩子甚至成人抱怨父母对自己控制过多。所谓控制,即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度干预行为,如对孩子言行的指责和抱怨、代替孩子做决定等。这些行为一旦过度,就会对孩子成长、亲子关系造成不良后果。

  父母为何要控制孩子?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理论认为,对自己不满而造成的潜意识反应,迫切希望做好父母而带来的焦虑情绪,自幼在家族中耳濡目染而形成的控制习惯等,都是父母自主不自主地过度干预孩子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父母的过度控制虽然有时会呈现临时有效的假象,但实际上更容易培养出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缺乏的孩子,使得孩子或被动退缩,或过分在意外界评价,或长期呈现幸福感不足,或对父母有莫名的愤怒。

  父母如何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对孩子的控制行为?不同的家庭如何把握干预的平衡点,做到张弛有度?改变的前提是觉察,父母随时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控制行为,才能逐渐调整、改善。

  觉察自己的焦虑情绪。有些父母由于自己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一旦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就会非常焦虑;有些父母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不满意,日子过得不够理想,从而迫切地期待孩子能改变家族的命运;有的父母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成长不良,内心和能力都不够独立,心理上需要依附他人的陪伴,但和配偶之间缺少亲密关系,于是就把强烈的情感倾注到孩子身上……

  父母可以通过自省或心理咨询来找到控制的线索,停下来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否给孩子自由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不良的扰动和无法承受的干扰。

  觉察自己的语言模式。父母控制体现在语言上的常见词汇有“不许、不能、必须、应该、当然要、怎么会、绝对、只能”等。当然,并非说了上述词汇就意味着是在控制孩子,但父母如果经常使用这些表达方式,呈现出的是严苛而僵化的要求,缺少应有的弹性和空间,既违背了孩子成长本应该犯错误走弯路的客观规律,也否认了孩子有个性化需要以及生活本应多姿多彩的现实。

  听到父母说“你必须认真学习”“必须考好”时,孩子内心会立刻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及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反而更加不能自如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觉察自己的完美情结。有的父母拥有强迫性追求完美的性格,常常严格要求孩子行为的每个环节,只要其中某个环节不尽如人意,就会情不自禁地进行干预。比如要求孩子放学后必须先做作业才能休息娱乐,写作业必须写完一定的时间才允许出来喝水等,都属于面向细节的过度控制,对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是有害的。

  父母可以选择控制过程养成习惯,也可以选择制定目标而放开过程,但如果对目标和过程都进行要求,孩子就被管死了。

  追求完美的父母往往容不得孩子失败,而时刻指出孩子的错误也是一种控制。有个父亲说儿子恋爱的时候,他明知道成不了,但只平静地谈了自己的参考意见,并没有去阻止孩子恋爱的行为,也没有说出“谈了也成不了”的魔咒。他知道在爱情上摔一跤也是孩子的收获,父母应该把家门打开给孩子疗伤而不是教训孩子自作自受。

  觉察自己假放手的情形。有个妈妈意识到了自己对女儿有过度控制的问题,女儿因而形成了自卑退缩的行为模式。孩子上大学后,她一直想给女儿更多自己尝试的机会。一次出国旅游时,妈妈请女儿全权安排行程。按计划二人准备乘地铁转公交车去机场时,妈妈看着地铁站牌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一条地铁线路可直达机场,没有必要转车。妈妈的建议确实有道理,但女儿听到妈妈的建议后,立刻愤怒地大吼大叫,而且像泄了气的塑料娃娃般没了精神,以至于在地铁上钱包被偷都没有发现。

  在长期控制和被控制的互动关系中,孩子的神经是高度敏感而紧张的。她非常在意母亲是否真的放手,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看似有理却出尔反尔的妈妈,忽视了更深层的道理:此时的关系和空间,对母女二人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妈妈没能及时觉察出自己“假放手”的行为,但孩子是能觉察到的。(王占郡,系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张慧磊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