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幼儿园教师的故事:"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
发表时间: 2018-06-21来源: 人民日报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杜坝村五四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做游戏。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日前,“我是幼儿园教师”风采展系列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举行,图为幼儿教师在启动仪式上宣誓。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编者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学前教育正加快向更加普惠、更高水平迈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幼儿教师作为办好学前教育的第一资源,把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幼儿教师队伍作为核心任务。

  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本期文教周刊选取4位一线幼儿园教师的故事,让我们聆听她们的心声,触摸这个看似熟悉又陌生的职业,品味她们的酸甜苦辣。

  用爱心

  守护童真

  孟 新 (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多年了,我还记得初为人师的那个冬天。

  当时,我忍着连日腿疼,独自承担起教学工作。一天早晨,一位小朋友的妈妈递给我一盒“芬必得”和一张小纸条,告诉我,药是放学后孩子要求买的。当时在药店里,妈妈问孩子买什么,他就从口袋里掏出小纸条,大声念道:“芬必得!给孟老师治腿疼用的!”4岁孩子会写字吗?我好奇地低头一看,只见纸条上画着三个小图案,分别代表了“芬必得”3个字。原来,孩子曾听到老师们交谈,知道了“芬必得”治腿疼,就把药名“画”了下来。

  攥着这张“密码”般的小纸条,泪水悄悄模糊了我的眼睛。这张小纸条被我珍藏至今,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孩子那颗纯真的心。作为幼儿教师,我惟有投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爱心,给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多年来,我始终以“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为标准,来衡量、规范自己及其他教师。内向胆小的孩子是我关注鼓励的对象,个性特殊的孩子是我启发引导的对象,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我关心呵护的对象,在与每个孩子心灵的依偎中,我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与喜爱。30多年来,每天清晨,我都会在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个孩子,傍晚,再用拥抱一个个送走他们。在用爱心守护童真中,我也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我心中,教育就是在与孩子亲密无间的每一天里,用生命影响生命。而当好老师,就是要让爱成为一束光,照亮孩子幼小的心灵。

  办所咱农民的幼儿园

  范爱兰(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第二幼儿园)

  那是26年前,我们村的农民下田干活,孩子就满地跑。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一所咱农民自己的幼儿园。说干就干,我租了村里空房,又找人垒起砖墩,把木板放上去,再请会做木匠活的公公做了几个黑板和一些小凳子。就这样,三间土房里,我的幼儿园开张了!

  当时,幼儿园只招了二十几个孩子,每人每月3元学杂费。从此,我早起晚归,一省下钱来就添置玩具、买设备,当起了“园长妈妈”。还记得一个叫熙龙的孩子,她家住在大山深处,母亲半月才来看一次。我把孩子收下了,没想到一到晚上,她就不停地咳嗽、尿床屙床,我一宿一宿不能合眼。有人劝我把孩子送回去,我却觉得,既然收下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得照顾好。我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抓药,晚上搂着她睡在自己身边,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孩子的病慢慢好了。后来,她母亲才道出实情:“老师,我这孩子从小就是凉气根(过敏性支气管炎),哪所幼儿园都不收,听说你们幼儿园好,我就送来了。”

  半夜三更起来,给孩子看病吃药、擦屎、把尿……这些年来,我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哪个孩子病了需要吃药,哪些孩子是孤儿,是留守儿童,我都一清二楚。如今,幼儿园的规模扩大到了4个班,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舍近求远带着孩子到我的幼儿园报名,说幼儿园“为咱山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每当这时,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26年坚守,值!

  “幼教世家”

  传承力量

  王隽枫 (广州市番禺区北城幼儿园)

  我外婆是幼儿教师,我妈妈是幼儿教师,我的姨妈、侄女,也都是幼儿教师。在“幼教世家”成长起来的我,当幼儿园老师,也已经24年了。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母亲在台灯下伏案工作,撰写教案、自制玩具的身影伴我入眠。妈妈心灵手巧,经常会自制各种玩教具,用棉花做成贴绒教具,用布缝成手偶,每次做好之后,妈妈都会让我做第一个学生,让我坐在小凳子上试教试玩,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在我心中,幼师就是快乐的象征、天使的化身,让人充满敬意。1991年初中毕业,我想都没想,就报考了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的免费师范生,当时整个咸宁地区才3个指标,我在几百人中考了第一名。

  “幼教世家”传承给我很多力量,但我最感兴趣的“魔法”,还是在一群闹哄哄的孩子中,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幼儿园中,总有一些孩子不爱说话,我常常想,那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中,会不会也藏有“金子”呢?前不久,我收到小学四年级学生安思语寄来的信。信里说:“小时候的我,是个内向腼腆的小女孩,是您赞赏的眼神、鼓励的话语、耐心的教导让我找到自信。”看到信,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小思语很有语言天赋,但总羞于表达。当时,幼儿园举办“故事大王”活动,我趁机给她创设了多个讲故事平台,让她敢于开口讲,最终,小思语获得了表达自我的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关键是老师能不能发现、有没有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许就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的价值所在。

  留守儿童从“19”变“0”

  植程理(四川省邛崃市夹关镇中心幼儿园)

  我班上有些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们不爱说话,有的乱发脾气,有的衣服一周不换洗,身上出一片一片的小疹子……原来,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大多外出打工,他们平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一开始,我试着跟爷爷奶奶们沟通,但许多老人表示有心无力:“心里也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每天下地干农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们又不懂教育,娃娃有心事也不愿跟我们说”“眼睛也花了,很多字都不认识”……爸妈外出务工、孩子缺少陪伴、老一辈有心无力,许多乡镇幼儿园都存在这一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帮到这些孩子?

  在我发起下,幼儿园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小组,给全园19名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并建起了“爱心视频室”,让每个留守儿童每周都能跟父母聊一次天。

  刚开始,孩子们面对视频里的爸爸妈妈还有点胆怯害羞,我慢慢引导孩子:“问问妈妈吃饭了没,告诉妈妈你想他们了。”随着沟通增多,孩子们越来越活泼开朗,每天缠着老师问“什么时候可以和妈妈说话啊”。有时听孩子们跟父母聊天,我也常常热泪盈眶,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妈妈,你快回来吧”“我不要你挣那么多钱”“这边也有工作,回来我帮你找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在幼儿园的感召引导下,许多家长陆陆续续返乡。如今,我园的留守儿童人数从19降到了0,孩子们的童年终于有了父母陪伴。

责任编辑: 张慧磊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