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伯官“汉代城址”解密:专家认定系“玄菟郡”
发表时间:2011-11-21   来源:沈阳日报 

考古发掘现场。张文魁 摄影

双眼灶,长19.2厘米、宽15.2厘米、高9.6厘米。

  上伯官“汉代城址”解密

  近来,东陵区汪家街道办事处上伯官村西头格外热闹,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男女老少村民们舞锹挥镐,挖出一个个规整的“探方”,连成蔚为壮观的一道景观。人们不禁发问:这是在干啥?一块醒目的牌子上,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四环快速路BT工程六标段/上伯官汉代城址考古发掘工地”。人们还要发问:这荒郊野外的,咋会有汉代城址?这汉代城址到底是咋回事?且听专家一一道来。

  上世纪60年代,考古专家关注上伯官

  东陵区汪家街道办事处上伯官村一带,早就进入了考古专家、史学专家们的视线。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专家们便开始探究这个村落的悠久历史。后来,随着上伯官村附近的一座座墓葬被相继发现,上伯官村的身世,逐渐清晰起来。

  资料记载,1963年10月11日至11月20日,考古人员在上伯官村附近,清理了6座汉魏时期的墓葬。6座墓葬分为三种形式。“1号墓”为双室墓,平面呈“十”字形,长5米、宽3.2米,灰色绳纹砖两横一竖砌筑墓壁,券顶竖砖为楔形砖。墓门宽0.7米、高0.9米,拱形,门外左右有护墙。墓门前为竖穴式墓道。墓葬前室长1.4米、宽0.8米、高1.7米。主室长2.1米、宽1.05米、高1.5米。“2号墓”、“3号墓”均为长方形,南北长3.3米、东西宽1.4米。“4号墓”、“5号墓”、“6号墓”均为南北向长方形砖室墓,三墓并列,墓壁相连,墓底相通。3座墓葬均为二人合葬墓。

  6座墓葬出土了铜镜、铜镞、铜扣漆奁、漆盒、釉陶双耳小罐、陶罐、陶樽、陶碗、陶瓶、陶钵、陶奁、陶勺、陶盘、陶碟、陶井、陶水斗、陶灶,以及“半两”、“五铢”、“大泉五十”等钱币。

  上世纪80年代,挖果窖现身三墓葬

  1988年10月,上伯官村供销社在院内挖果窖时,发现了一座汉墓。考古人员们清理该墓葬时,又发现了两座墓葬。3座墓葬分布成三角形,均为长方形竖穴砖室结构,采用子母砖横向单行叠砌而成。其中,“2号墓”为双人合葬墓,墓长3.45米、宽近1.9米。

  3座墓葬出土了56件器物,除两枚铜钱外,均为泥质陶器。颜色有灰、灰褐、灰黑色。器形有罐、壶、奁、钵、灶、井、仓、瓮、耳杯等。“3号墓”出土的两枚“大泉五十”钱币,是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时期流通的货币。考古专家分析,3座墓葬应为东汉早期至中期的墓葬。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