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首页 > 文史 > 文章
天津:地铁带来的文物之伤
发表时间:2011-12-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解放北路DD饭店大楼旧址

DD大饭店现在变成了绿地景观李 月 摄

  天津是继北京之后,中国内地第二个最早拥有地铁的城市。首条地铁工程1970年启动,1984年正式运营通车,总长7.4公里。进入新世纪,和很多城市一样,天津也进入了地铁大发展时期。2003年,修编后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得到了天津市政府批准。从此,天津市拉开了大规模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的序幕,按照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9条线组成,呈环放式结构。为响应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措施,2008年11月,天津市公布2009年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计划加大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加快地铁2号、3号线和津滨轻轨西段(9号线)建设,启动地铁4号、5号、6号线等重点工程。《渤海早报》2009年9月的报道称:天津正逐步成为具有四通八达地铁交通网络的国际化“地铁城市”。

  然而,一些天津的热心市民反映,由于地铁地下施工的特殊性,地面变形沉降及地铁长期的运营震动已经对地铁工程一带的历史建筑产生了影响。

  破坏,不止一处

  天津地铁2号线、3号线分别于2006年、2007年启动开工建设,目前正处于施工中。2008年6月,建国道72号、意租界的区文物保护单位杨以德旧居受地铁2号线建国道站修建的影响,被完全拆除。该建筑是杨以德任天津警察厅厅长时于1921年出资兴建,是天津河北区内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近代西洋建筑,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且2005年被列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据了解,当年修建地铁2号线时,相关部门曾就地铁沿线站区涉及到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以文物保护范围标识牌的形式向社会公示,杨以德旧居被列在其中。然而,转眼间却化为瓦砾。

  位于地铁3号线北站火车站附近的北站历史建筑群也遭受同样的厄运。2010年3月8日至10日,日伪河北宪兵分队驻地旧址院落被全部拆除。据知情人透露,该旧址周边不止一处建筑被拆除,原坐落在中山路与调纬路交口的北站邮局是始建于1907年的天津铁路印票所旧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较完整的历史风貌,也被拆除。据了解,北站历史建筑群是百年中山路提升改造工程中的重点工程,却在完成整体的腾迁修缮工程及挂牌公示没多久就被拆除,实在令人惋惜。

  文物管理部门的无奈

  按理说,地铁建设单位应该在修地铁前公示线路,并与文物保护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在项目建设前期进行专题研究,确定地面沉降标准限值以及今后长期运营震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并设计文保预案。但和平区文管所副所长高金铭却表示:和平区文管所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地铁部门的征求意见或者协调会。很多时候,高金铭感觉自己干的是“堵洪水的活儿”,“地铁挖的时候渗水了,或者地面沉降让楼倒了、歪了,我们才知道敢情地铁在这儿修呢!”

  位于天津解放北路与滨江道交汇处的不可移动文物DD饭店大楼旧址原为居民楼,保护较好。由于受地铁3号线的影响,2009年9月23日早晨6时左右,施工中的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桥站地下25米处发生透水,导致地面上方的DD饭店大楼旧址出现楼体裂缝。高金铭接到天津市文物局的电话指令后,立即赶往现场。他看到,当时DD饭店大楼旧址从地上一直裂到房顶,最大裂缝达六七十厘米。由于建筑本体损坏惨重,第二天,为紧急避险,整个大楼被拆除,是天津目前受地铁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文物建筑。如今,原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4层高楼已变成新建的津湾广场商业区之中的一处绿地景观。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