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图书馆将开馆 展品包括三层楼高导弹实体
发表时间:2011-12-09   来源:解放日报 

  钱学森图书馆内,完全按照原景复原的 “两弹结合”现场的“地下控制室”。记者 张驰 摄

  本周日是钱学森诞辰百年,钱学森图书馆将在上海交大正式开馆,记者昨天(8日)提前探访看到,在馆内1.5万件常设展品中,从三层楼高的导弹实体,到薄薄一张的手书辞呈,无不留存着这位人民科学家的一片丹心。

  从核导弹到神舟一号

  由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领衔设计的钱馆,在细雨中犹如一大块戈壁滩上的风蚀岩,建筑中央嵌着一枚顶天立地的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导弹实体,取石破天惊之意。导弹由二炮部队捐赠抵沪,全长21米,直径1.65米,除去燃料、弹药约重4.18吨,最大射程1500公里。导弹基座位于钱馆地下一层的圆厅,环壁上绘有一幅大型场景画 《最危险的时刻》。原来,“东二甲”是1966年我国首次原子弹与导弹结合飞行试验的载体,当核弹头在酒泉基地大漠中接入导弹弹体时,哪怕一丝静电都可能触发核爆炸。而当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钱学森与聂荣臻元帅就在现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次在本土实施的“两弹结合”试验,终结了我国核力量“有弹无枪”的历史,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与大导弹相比,展品中还有一件同样意义特殊的小模型。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在神舟一号发射后,送给恩师钱学森的飞船模型。王永志在东风二号导弹试验时只是年轻的中尉工程师,但钱学森采纳了他逆向思维的建议,使导弹满足了射程要求。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上马,钱学森举荐王永志担当总师,7年后神舟一号顺利升空。如今展厅内的照片,记录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从杨利伟起的每名航天员在飞天后都来探望钱老这个航天事业奠基人,在他床前向他报喜。

  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与天宫一号对接,并于11月17日成功回收。其中搭载的一幅题为 《思源·致远》的钱学森苏绣人像,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绣制,也被钱馆收藏。

  从 “庭审记录”到“冒名电报”

  “你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美国检察官问。“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钱学森答。

  “你在美国这么长时间,你敢发誓说,你是忠于美国政府的吗?”“我忠于谁是要由我自己来决定的。难道你的意愿都是美国政府为你决定的吗?”“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这段“庭审记录”以照片和配音的形式在展厅内循环播放着。传讯结束后,次日出版的《洛杉矶时报》报道了这条新闻,称:“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

  二战留美期间,钱学森博士已成航空专家,曾应邀进入美国防部科学咨询团。1950年,准备回到新中国的钱学森遭逮捕入狱。美军方一位副部长致电司法部:“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狱中15天,钱学森瘦了15斤,还暂时失去说话能力。聘他为终身教授的加州理工学院出面担保,钱学森被保释出狱,保释金1.5万美元。出狱后,钱学森活动范围被限制在洛杉矶,联邦调查局等继续对他实施监视和跟踪。他每月必须到当地移民归化局报到一次,以证明没有逃离美国。这张登记了31个月之久的“月月考勤表”,被离美前的钱学森收回,静静地躺在陈列柜中。

  这些首次公开的文物资料中,还有一份“冒名电报”。被捕5年后,经国内外多方斡旋,钱学森一家四口乘船返华。为安全起见,我外交部假借钱学森父亲的名义给归国途中的钱学森发电报:“知你回国,甚慰。望小心保重,沿途勿登岸。政府将托人在边境车站接你。”在展示的电报原文中,“政府将派人”被谨慎细致地改为了“政府将托人”。

  从多张辞呈到唯一旧包

  如此大科学家,却不愿做任何正职。展厅一角,陈列多张钱学森手写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辞职信笺。1956年,钱学森受命为我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只有三四年,他便申请免去院长之职,希望改任主持技术工作的副院长。如今展览中,周恩来总理于1960年签发的钱学森副院长任命状赫然在列。从此,钱学森只任副手,上世纪80年代他请辞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90年代他上书组织请不要在八届全国政协安排其工作。钱学森还一贯反对别人称他为“之父”,在此次陈展的1992年10月19日一封信中,他直言“称我为‘导弹之父’是不科学的,不能用。”“因为导弹卫星工作是‘大科学’,是千百万人大力协同才搞得出来,只算科技负责人就有几百,哪有什么‘之父’?”

  钱老一生,重若导弹,轻若辞呈,馆内每一件展品似乎都能说话。作为钱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上海交大副校长吴旦将钱老唯一使用的破旧公文包称为“拎出‘两弹一星’的公文包”。原来,这是钱学森在美参加一次国际会议获赠的公文拎包,伴随他近40年参与各地现场科研及试验。(记者 徐瑞哲)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