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没爬来的“千年虫” 在2000年1月1日千禧年钟声敲响的几个月之前,众多分析人士和行业专家似乎有了一个共识,全世界计算机网络即将在2000年零点崩溃,全球人口赖以储存、分享和分析信息的计算机系统面临大规模故障。而预言的起因在于,很多计算机的程序仅记录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所以2000年就会被认为是1900年,这会造成大规模数据混乱。但是,这些现象并未发生,只有美国和日本发生了一些零星案例。 5.男人女人都“落网” 1966年,消费者仍然热衷于在各式各样的实体商店里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也就是在这一年,《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未来主义》,设想了200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除了社会、实物和科技的变化之外,《时代周刊》还用宣判的口吻说,远程购物——如果可能的话——绝不会成为流行时尚,因为“女人喜欢走出家门,喜欢把玩商品,喜欢改主意。”这篇文章或许摸准了女性的消费心理学,但却没有料到电子商务给人的巨大诱惑力。实际上,人类已经无法阻止逐年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而且,网络购物销售额目前呈直线上升趋势,仅在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就达到3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 6.身体还可以“打开” 在19世纪的西方医学界,各方普遍都对外科手术不感兴趣,认为这是对人体的伤害。英国医生约翰·埃里克森勋爵在1873年对维多利亚女王说:“腹部、胸部和脑部必须保持永久的封闭状态,避免任何人为外科行为的进入。”然而在1884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例脑外科手术,医生里克曼成功地取出了一颗脑瘤。11年之后,挪威医生阿克塞尔在奥斯陆的国立医院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心脏外科手术,从而打破了治病不开膛的定律。 7.没能终结的历史 哈佛学者福山在1989年发表了一篇讨论政治局势的文章,最后演化成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历史的终结》,此书在三年后出版,一度成为畅销书。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到来,福山认为所有单一民族国家很快都将成为自由的民主体制。他憧憬了一个自然的“目的论”归宿,人类发展的顶峰就是基于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但是,福山所说的历史并未结束,很多专制独裁国家至今依然存在。(胡元 来源:《文史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