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长城发现之旅
发表时间:2011-11-15   来源:大众日报

  □基于“平阴之地”的发现,继而发现了“平阳城”。

  前面已提到,“龙山城”并不是一座孤立之城。因为,在“龙山城”西城门之下的深谷中,还坐落着一座两倍于“龙山城”的“无名古城”。该城与“龙山城”紧紧地连为一体,二者形成连环城。

  那么,该城又是什么城呢?当年齐军在进攻“龙山城”之前,为什么未攻处于突前位置的“无名古城”,而选取围攻“龙山城”呢?《东周列国志》中记载,齐顷公率兵攻打“龙山城”是“由平阴进兵,直至龙邑”的。从中可看出,当时的“平阴之地”就在龙山东西的群山与牟汶河之间。自古以来,山前为阳,山后为阴。有“平山”方有“平阳”与“平阴”。既然“平阴”的南面有“龙山”和“龙山城”,而与“龙山城”并列在一线上的“无名古城”,也就同样处于“平阴”的南面。基于三者之间的方位关系,“无名古城”也具有了处在平阳位置的可能。为严谨起见,尚需在龙山以西的“无名古城”与“平阴”之间,寻到具有“平山”形貌特征的山峰,才能判定“平阳”的位置。

  在“龙山”以西的“无名古城”与“平阴之地”之间,有一座云台山。该山是牟汶河西南山区最高的山峰,也是历史文化名山。云台山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曾多次易名,其中有史料可查的依次为:龟山—龟寨山—聚圣寨—寨山—云台山。该山最突出的形貌特征,是山顶近似一座椭圆形大平台。平台东面下一级又探出一山嘴形石崖,酷似乌龟的头部,而山顶的椭圆形平台,又恰似乌龟的背壳。从山前、山后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探首东望的乌龟,这就是龟山的由来。每逢阴雨连绵的季节,云雾腾绕于山顶平台。这又是后来云台山的由来。这样,云台山的前身龟山完全具备了“平山”的形貌特征,龟山又恰好介于“无名古城”与“平阴”之间,三者成前、中、后排列。它们三者的客观存在,充分证明:龟山的前身,就是在历史上早已迷失了的“平山”;而龟山之阳的“无名古城”,正是一直无考的“平阳城”;“平阴之地”就是后来龟山北面的“龟阴之田”。这绝非是方位上的巧合,这也正好为史料中的间接记载提供了实据。

  至此,《左传·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记载的“冬,……城平阳”中的平阳城,在沉没于史海两千多年后,终于浮出了水面。历代探索者一直追觅的“平阳城”,也终于有了下落。

  古“平阳城”坐落在平山与峪门山之阳的峡谷之间,南北长4公里,中间最宽处2公里。整座城防工程,由五座城门、大小十余座围堡组成。南城门位于奉皇上东麓与笔架山西麓之间一条横沟的北侧(今莱城区牛泉镇绿矾崖村南),至今,当地村民仍将此沟南面叫“南门外”,将此沟北面叫“南门里”。北城门在“平山”与“峪门山”交错处的皮狐崖上。沿崖而上“峪门山”的城墙以及山顶围堡群,至今尚存完好。东山口、西山口以及东北山口城门,分别建在平阳城两侧的山道口上,其中东山口城门,也就是“龙山城”的西城门。因平山是平阳城的制高点,修筑在平山顶峭壁上的“平山城堡”共设有三座城门,它成为鲁长城防线上最高、最险的城堡,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居高临下的“平阳城”与“平山城堡”,易守难攻,足以使来犯者望而却步。这就是当年齐顷公率兵“从平阴进兵”未攻“平阳城”,而选取攻打“龙山城”的原因之所在。

  □鲁长城防线的起建与“城平阳”同时起步。

  文公十七年(公元前610年),当鲁国的“汶阳之田”再次被齐国占据以后,面对强齐,鲁国无力收复“汶阳之田”。而区区牟汶河又难以形成齐国南侵的天堑,牟汶河南部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在此情势下,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国土的再度丢失,已然成为鲁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牟汶河南部群山绵亘,是牟汶河平原南面的制高点,也是其南侧柴汶河平原的天然屏障。如果齐军占据了这一战略要地,其南面的柴汶河平原也将无险可守。此处的平阳谷,南通雁翎关,是雁翎关北面的主要门户,也是这一战略要地中段的唯一孔道,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左传·宣公八年》记载的“宣公八年,冬,城平阳。书,时也”业已证明,鲁国当时修筑的城防工程,就是先从这一要塞部位开始的。这不仅仅是合于农闲之时令,更重要的原因是合于时局的。这也说明,鲁国是在离牟汶河防线尚有四五公里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开始在牟汶河南部山区修筑鲁长城防线的。

  从鲁长城防线现存遗迹的布局与走向来看,平阳城的北城墙,就在鲁长城中段的主线上,是鲁长城防线的代表性工程。这证明鲁国是在借助天然屏障“城平阳”的基础上,分别向东西延伸,继而形成了一条城门连城墙、城墙接山崖、山头设围堡,疏而不漏、迂回百里的鲁长城防线。其特点是依山就势,因地设防,山、墙、堡形成一统,似断非断,极具防御之功效。

  防御历来是弱国的本能,鲁长城就是这种本能的产物。鲁长城防线,从公元前601年到公元前500年,为鲁国履行了长达百年的防御使命。直到公元前500年的齐鲁“夹谷会盟”之后,鲁国又收复了鲁长城防线以北的所有失地,齐鲁之界才又回到了齐鲁故界。从此,它就在曾经的齐鲁界上默守着那段历史了。

  鲁长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有史可考的、最原始的山岭长城。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长城史推进到了春秋中期。可以说,对鲁长城防线起建时间和历史背景的探明,以及对“龙山城”、“平阳城”等春秋遗迹的证实,将会弥补两千多年来“只见史书记载,而无实处可寻”的历史空白。(邢业友 陈巨慧 刘程程)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刘 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