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印象里,“文化”是个极其宏大的概念,非大家不能治。其实,正因为其广博,随处可见的细节均可成为“文化”的注脚。 现如今,买卖文凭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其实,买卖文凭的现象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办大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始设于隋朝。国子监一直就作为文人学子们向往的殿堂。 国子监学生,等于秀才,分文、武两种,文称文生,武称武生。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国子监的学生通称为监生,实际上分为贡生与(狭义的)监生两类。 贡生有5种,即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和副贡。除以上“五贡”之外还有所谓例贡,由生员和监生捐赀取得。监生有4种,即恩监、荫监、优监和例监。 正式入学的国子监学生的饮食起居一应需要全部由政府提供,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有很生动的描述:“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很多学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事无成。 监生们最看中的也许就是毕业后的待遇,根据历史记载,监生只要取得监照(毕业证),就可以直接分配到中央各部门当官,或者进入翰林院,或者到地方担任父母官,就算没有关系的监生毕业后也可以每月享受由政府提供的薪饷,也就是端上铁饭碗,并且可以终生免除各种苛捐杂税。而且有了监生的身份,也就是有身份的人了,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就不一般,所以很多人想方设法走门子、托关系都想进入国子监,就算进不了国子监读书,也要设法弄个监生的名分,于是国子监就有了一条生财之道,大卖特卖起文凭来了。 据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国子监》介绍:据朋友老董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约108两银子),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照例一张监照,交银一两七钱。国子监旧例,积银280两,算一个“字”,按“千字文”数,有一个字算一个字,平均每年约收入500字上下。而据估算,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14万两,即每年有8万多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国子监收取的这14万两银子照国家的规定是不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每一字分10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5000两银子,比他的正薪要多得多。其余司业以下各有差。据老董说,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八九十两银子!由于吏部收了黑钱,就使纳监人的身份变得合理合法了,有了吏部的支持,国子监也就可以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卖起文凭来了,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末年愈演愈烈。看来,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也很懂得利用自己的资源为自己生财。 买文凭的风气助长了一些不学无术和投机钻营之徒的野心,买到文凭后就有机会进入官场,进入官场后这些人就要把自己的本钱加倍捞回来,因此官场腐败也就越演越烈,最后导致政权分崩离析,所以,清朝政府最后走向灭亡也是理所当然,买、卖文凭虽然是小事,但是不可小视,所谓“文凭虽小,不可忽也”。(魏羲之 来源:《书屋》)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寒朗辩冤与司法公正
已是最后一篇
-
寒朗辩冤与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