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外交活动中的幽默机智 与菲律宾总统"认亲"
发表时间:2012-03-0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他有气管炎,还是坐牢的专家”

  1981年大年初一上午8时,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陈香梅(里根总统委任她为总统特使出访北京)和史蒂芬议员在陈香梅的舅舅廖承志夫妇的陪同下,第一次会晤了邓小平。

  中午时分,邓小平邀陈香梅与廖承志夫妇共进午餐。邓小平一进来,就微笑着亲切地说:“我要和肥仔的亲戚谈谈。”

  陈香梅听到邓小平称她舅舅为“肥仔”,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因为他们都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才如此亲切随便地称呼。

  邓小平抽烟果真名不虚传,他一根接一根地猛吸着。不一会儿工夫烟蒂便把烟灰缸填得满满的。

  廖承志见了,经不住诱惑,摇头一笑,便伸手向邓小平要烟抽。邓小平笑着对陈香梅说:“你的舅父有气管炎,你可晓得?”

  陈香梅好生疑惑:我舅父不是好好的嘛,哪来的“气管炎”?

  正当陈香梅发愣之际,邓小平用手指着她舅母经普椿说:“妻管严,一天只分配3根烟,不准多抽。他又来向我来烟了。你看,他的烟瘾和我差不多。不过,我没有人管,每天3包。”

  邓小平与廖承志一边开玩笑,一边拉家常话。邓小平突然转过身来,风趣地对陈香梅说:“你来京之前,我就对你舅舅说过,他这个海外关系实在要得,怪不得他们要把他送进牛棚。哈哈……他是坐牢的专家,英国的牢,日本的牢,国民党的牢,共产党的牢,他都进去坐过了。了不起,了不起呀!”

  廖承志坦然笑了,幽默地说:“你坐牢的经验不如我,因为我会画漫画,你不会。”

  邓小平不服气:“你的桥牌技术可差劲哩,得努力学习。”

  经普椿在一旁笑着对陈香梅说:“他们两人在一起就喜欢抬杠。”

  这次与邓小平舒畅、惬意共进午餐的经历,令陈香梅终身难忘。

  “这样我们又有两个共同点,自行车和助听器”

  1986年3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会见了丹麦首相施吕特一行。

  会谈中,施吕特提及在哥本哈根时曾对新华社记者说过,丹麦希望成为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冠军。

  邓小平为此风趣地对施吕特说:“你已经当上了冠军,只不过我还没有制作一个奖杯,只要我们这样合作下去,总有一天我会送你一个奖杯。”

  在场的人员被邓小平这番话逗得笑声四起。

  会见接近尾声时,邓小平约请施吕特几年后再来看看中国的变化。施吕特说:“下次我要骑自行车来。”

  邓小平紧接着说:“我们两国自行车都很多!”

  施吕特点点头,丹麦人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

  邓小平谈兴甚浓,思维敏捷。他侧过身子对施吕特说:“四年前一位丹麦朋友告诉我,丹麦产的助听器质量最好。”

  施吕特说:“助听器是丹麦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质量很好。”

  邓小平指一下自己的左耳说:“我的耳朵有些背,前几年就是用的丹麦的助听器。这样,我们又有两个共同点,自行车和助听器。”

  听着邓小平幽默、有趣的话,会见大厅里又一次响起了一片笑声。

  “好呀,我有返老还童术,竟然一下子与布伦特兰夫人一样年轻喽”

  1988年1月,邓小平以84岁的高龄会见了48岁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给这次外事活动担任翻译的是蒙古族姑娘傅莹。这是她首次在这种高层次的场合亮相,未免有些紧张,缺乏经验。

  会见初始,她把邓小平的84岁错译成了48岁。

  在场的副外长周南听出了这一明显错误的翻译,出于负责,他当即把这一情形告诉了邓小平。

  邓小平听了,不但没有批评傅莹,反而幽默地开怀大笑,以宽厚、机智的心态,愉快地说道:“好呀,我有返老还童术,竟然一下子与布伦特兰夫人一样年轻喽。”

  布伦特兰夫人也笑得合不拢嘴。整个谈话的气氛变得非常亲切、和谐。

  虽然傅莹有点难为情,但她很快就被这轻松、友好的空气感染了。随后,她比较放松地译完了这场会谈。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