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风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孙春晨:已经存在的好的家风,自然需要继续传承,但是,随着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家风的内涵必然发生改变。“耕读传家”是一种家风,农业社会中“耕”的含义是种田。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耕”的含义就需要扩展,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都可以称之为“耕”。“耕读传家”其意就是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要学习“礼义廉耻”的做人处事道理并践行之。
同时,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机制,产生了许多与过去农耕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新道德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家庭适应新时代的新型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应该纳入到家风的范畴。相城区的10个“最美家风户”中就有在市场经济中打拼的家庭,他们的家风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家风就有不同,这就是家风内涵上的创新。事实上,每一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各家都有各家独特的家规和家风,而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家风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普通人丰富多彩道德生活的美丽画卷。
梅敬忠:在优秀家风的传承弘扬上,同样应该追求创新。在传统中国治国理政中,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功能之论。传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大传统”的推广与传播,一定要通过民间文艺样式戏曲小说等“小传统”载体来发挥作用。
在挖掘家风促村风、打造传承新阵地的过程中,灵峰村借助“道德讲堂”这一平台,通过诵读《朱子家训》《劝善词》等名篇佳句、观看视频《家风的力量》、讲述“我的家风”好故事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家风文化;借助家风评选活动,鼓励动员所有村民参与,让好家风传承深入人心;通过专题宣传栏形式,展示乡风民俗、家风家训,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通过建立起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邻里守望志愿者队伍,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在全村推行形成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刘士林:借势是信息传播重要的一种策略。上世纪60年代末,两位著名的营销学学者提出了“占位理论”,认为后来者最好的营销方式是采用“比附占位”的策略,即将自身依附在那些占据优势位置的品牌上,借他者的梯子爬到上方的位置,从而事半功倍地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相城,尽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建区时间仅仅12年,建城时间更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因此,借助苏州历史上及其他城市业已声名远播的城市精神和文化表述方式,无疑是明智的传播策略的选择。
“相城风气”传播中,则需要对接受者进行分类分层,并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传播主题和传播方式。比如,在广大机关干部中,以工作报告、文件、讲座、讨论等方式加以宣传动员。针对企事业单位,则落实在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和街区建设方面,通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婚庆礼仪一条街、数字文化创意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活力岛音乐节等等求得共识,形成品牌,扩大影响。而针对普通市民的宣传方式则融合在民生建设和精神文明培育中,大力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通过“农家书屋”送书下乡、举办美食节以及主题旅游节等,将抽象的精神表述化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体贴和关怀,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好的家风家教。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中央文明委启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央文明委启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