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庄博物馆里的一顶花轿。本报见习记者 于悦 摄
相公庄博物馆以前村民用的“保温盒”。本报见习记者 于悦 摄
位于济南东部的相公庄实现了旧村改造、村民上楼的巨变,一座民俗博物馆成了巨变后乡村旧史的记录者。这里保存着近千件乡村文物,每个物件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时代的故事,供世世代代的人怀念、凭吊。
博物馆成了 历史保存者
历城郭店街道办相公庄村的民俗博物馆,是济南市规模较大、比较成型的乡村博物馆之一。2005年,相公庄开始进行旧村改造,2012年,相公庄投资500万元,建设展出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建在相公庄的文体艺术馆之内,这里还展出着400余幅书画作品,其中不仅收藏着当代书画名家大作,还有当地村民创作的作品。另外还设有400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图书达5万册。
走进博物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面精美的砖雕,馆长邢世明称,这是从以前的学堂里保存下来的。这个学堂是曾任山东巡抚的晚清名臣丁宝桢为相公庄修建的,占地60亩。如今博物馆还收藏着学堂里的一个圣谕牌匾,上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等警语。
相公民俗馆里收藏着1951年左右的房产地契证,还有世代留传下来的四书五经教科书;有以前村民做寿穿的黄袍,也有发黄的全家福老照片;旧时钱庄里带着锁的保险柜,走街串巷补盆补碗的小炉匠挑的风箱,还有写着个人名字的老算盘,每件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博物馆里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旧非常精美的物品,邢世明称,这些都是以前的大户人家留下来的。这台木雕花轿是民国年间嫁到相公庄的新娘陪嫁,那辆大轮轿车是某人家接送亲友的专车,还有高大的卧床和梳妆台,都彰显着乡村旧时的富足。
相公庄目前有本地村民600多口人,加上外来人员达六七千人。如今的村庄已改头换面,45万平方米的60栋单体楼建成,实现了人均一套楼房,村民家庭资产过百万,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博物馆成了老村庄历史的唯一见证者。
千件老物件 都能讲一个故事
民俗馆里最多的物件,还是如今已被淘汰不用的农村生产与生活用品,农具有大大小小称量粮食的斗和升,也有用于耕种的篓、锄等。大多数器具上都贴着小标签,介绍它们的学名和用途,“现在年轻人很少能见到了,甚至都没听说过。”邢世明说。
邢世明称,这些老物件大多数都已经失去了应用价值,就算在以前也是生活贫穷的象征。旧村改造后,村民住上了楼房,没地方归置这些东西。村里成立博物馆后,过时的东西可成了宝贝,一件件被重新清理、标示,登上了大雅之堂。
“不断有人把家里留下来的老物件送过来。”邢世明指着一件村民刚送过来的风箱称。博物馆也是来者不拒,成立至今,相公庄民俗馆收藏的物品从四五百件增加到了近千件。“和其他博物馆相比,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土,更接乡气、地气。”
“博物馆建立后,很多藏品所有者来参观,每个人都能就一件物品讲述一个故事。”邢世明说,建民俗馆受到村民的一致欢迎,对于老一代的人是怀旧,对于年轻人是一种认知。这些民俗文物,比起大型博物馆里的奇珍异宝来说,更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是我20多岁在生产队干活时用过的锄头,从爷爷那一辈起就在。”民俗馆陈列锄具大同小异,但邢世明一眼就认出了自家的那一把,他自己以前是电工,但也要不时去干活挣工分,干一天活,近十个小时,挣九个工分。
“用它来弄谷子、高粱、豆子都行。”邢世明用锄头演示,先把它扔到前面,然后再拉回来,这样顺势进行就会不费力气,而且弄出来的谷子还会皮薄,做出来的米好吃。(见习记者 于悦 高寒 )
- 上一篇:
-
花百万元收集老物件 每一件都刻着时代烙印
已是第一篇
-
花百万元收集老物件 每一件都刻着时代烙印
- 下一篇:
-
老物件见证农村新变化
已是最后一篇
-
老物件见证农村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