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食品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热点焦点之一,随便哪个媒体报道出相关新闻都能赚足眼球。正因为如此敏感,媒体更要严加自律,更该对自己的报道格外负责,分外仔细,小心求证,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有闻必录,更不该为了追求所谓的“报道效果”而故意制造噱头,忽略客观准确 如果黄瓜也会开微博,那么它最近肯定很忙,忙着给自己辟谣,因为它被冤枉了。近来,西安、珠海、南京等地媒体相继报道了关于黄瓜抹避孕药的新闻,称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那种身上有刺、头上有黄花、貌似极为鲜嫩的黄瓜,是因为被瓜农或小贩在黄瓜身上涂抹了避孕药才得以至此。个别报道甚至绘声绘色道,若长期食用涂抹了避孕药的黄瓜,会导致儿童性早熟,成年人不孕不育。 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正热,相关事故此起彼伏,这种新闻此时被爆出,当然备受关注。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疯传,嗅觉敏感的网站编辑更是不假思索地使用“黄瓜涂抹避孕药,小贩帮你断子绝孙”“老黄瓜装嫩不再刷绿漆,改刷避孕药”等耸人听闻的字眼作为相关新闻的标题。而一些网民也把这些报道或断章取义,或改头换面,在博客、论坛上狂转,标题也是唯恐不刺激、不吓人。一时间,不少人谈黄瓜色变,表示恶心想吐、后悔吃了黄瓜“想抠都抠不出来”的大有人在。 当然,也有比较负责任的媒体,采访了蔬菜专家。专家表示,“顶花带刺”的黄瓜确实不自然,但若说是因为涂抹了避孕药,却有点牵强附会了,因为一种是植物激素,一种是动物激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瓜农或菜贩使用的只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于植物自身分泌的激素,即使超量使用,也主要是对蔬菜口味、或者营养等方面有影响,虽然不主张用,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对人体有害。 再回过头仔细阅读各地关于“黄瓜涂抹避孕药”的“新闻”,才发现“避孕药”一说,多数记者并没有向权威专家、部门求证过,只来自于菜贩或瓜农。而由于农业科学知识有限,菜贩或瓜农说不清自己用的“保鲜剂”到底是什么,“避孕药”只是他们信口诌出来的一种比喻而已。而目前各地的报道,都没有一例真的找到黄瓜涂避孕药证据的,都是“听”菜贩或瓜农“说的”。看来,黄瓜真的是被冤枉了。 其实,“顶花带刺”的黄瓜被诬陷说被涂抹了避孕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夏天、今年2月,都曾有过类似新闻被爆出,之所以没引起如今这般的重视,也许只是因为并没有赶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风口浪尖而已。而被避孕药连累过的,又岂止黄瓜。丝瓜也曾遇到过类似麻烦。除了黄瓜、丝瓜这些植物,黄鳝、泥鳅、虾、甲鱼、螃蟹等动物,也曾有媒体误报过被喂了不同种类的避孕药催肥催大。后经实验证明,上述动物要么一服避孕药就死,要么价值还不及避孕药高,根本不可能会有养殖者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即使所有误传误报的新闻都已辟谣,但难免还会有公众没有看到辟谣,即使看到辟谣,也不一定信。所以,一旦谣言产生,不知道要花多少倍的力量才能消除谣言的坏影响。而谣言的破坏性已无须赘述。 时下食品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热点焦点之一,随便哪个媒体报道出相关新闻都能赚足眼球。正因为如此敏感,媒体更要严加自律,更该对自己的报道格外负责,分外仔细,小心求证,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有闻必录,更不该为了追求所谓的“报道效果”而故意制造噱头,回避客观准确。 譬如,为了突出所谓“避孕药黄瓜”产生的影响,某媒体报道了一些珠海居民自己开荒种菜吃的“新闻”,并原封不动地引用一名老人的话,“市场上卖的头顶鲜花的青瓜(注:即黄瓜)都是用避孕药、雌激素涂抹的瓜,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等可怕的后果。”您看看,“黄瓜用避孕药”显然是老人听来的,“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显然也是老人毫无根据的推断,但媒体不加判断地“有闻必录”(是否真是老人说的都令人怀疑),给人的感觉好像“黄瓜用避孕药”和“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这两件事都是板上钉钉的了。这不,有转帖直接用“黄瓜涂了避孕药,吃了会绝育!!!”这样的标题,根据就是上述老人信口的一句话。恐慌,就是这样以讹传讹弄出来了。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时刻关注舆情,面对已经引起一定影响甚至恐慌的公共事件,应及时出面,该采取解决措施的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该请专家辟谣的要尽快辟谣,切不可让谣言发酵疯传。同时,要加强源头监管,致力防患于未然。这样才有助于去伪存真,重建权威,根治各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尹平平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