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央部门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破冰之年。自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支出以来,截至27日10时,已经有80多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如何看待目前的“三公”公开情况?怎样进一步推进“三公”公开? 公开质量比态度更重要 浙江读者陈平 “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从目前看,“三公要公开”已经成为从政府到公众的普遍共识,公开透明的时代潮流已经势不可挡。而从今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表现以及社会反响来看,公开的质量比态度更受关注,也更有说服力。 一直以来,信息公开的内容太粗太模糊太难懂,久为人们诟病。今年在中央部门晒账单的过程中,出现了被称为“最详三公经费”的审计署账单,其优点就是在“细”字上下了一些功夫,朝公开内容“具体详细、明白易懂”的目标有了推进,进步值得肯定,但离公众要求还有距离。 进一步说,公开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内容方面,还体现在监督上:在公开过程中,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实现交流互动,积极回应质疑,认真整改问题,并且逐渐把监督关口扩散,从事后、事前“看账单”延伸到事中“看着花”,时刻扎紧“钱袋子”,促进经费支出合理化。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迈好每一步,年年有进步,不懈怠地持续推进,这个目标总是可以实现的。 公开亟需制度动力 湖北读者龚君楠 中央部门“三公”公开引起围观,这是看台,也是考场。平心而论,今年的“考生”,虽有个别“优等生”,但敢为天下先的寥寥,精彩答卷不多,许多部门不太积极,且至今还有交白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开的动力不够,主要来自部门自律,而不是制度的刚性要求。 公开不能成为一时之“秀”,就需要在制度层面提供常态动力。从今年的公开情况看,迫切需要这么两个制度抓手:一是操作规范。最起码应公开什么内容,支出项目细化到什么程度,公众质疑如何进行回应,这些问题还莫衷一是,需要总结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形成一套统一遵循的公开“标准答案”。二是问责机制。公开应是硬任务而不是“软指标”,这就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公示制度和配套法规,执行相关奖惩制度,严格按公开“时间表”、“路线图”办事,从制度上倒逼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主动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微博之论】 @李茂萍:眼下,“三公”公开不及时的现象较为普遍。最主要原因是担心真实公开引起公众过度反应,故而避重就轻、回避拖延。希望加大对“三公”公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问责督办。 @文国云:“三公”公开必须破除“等、比、看”的错误观念,不畏评说地公开、实事求是地公开、诚恳谦逊地改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xsffxs:“丑媳妇”第一次见到公婆不免有点害羞。“媳妇”要勇敢,“公婆”也要大度点,公开是第一步,公开总比不公开好。 @国储138处苑治国:公开的时间快慢和真实性直接影响了各个部门的公信力。 @xsffxs:“三公”经费不能只晒账,审计要跟上,尤其要警惕隐蔽性“三公”消费,遏制预算外循环。 @拼对才会赢:把花钱的理由先说清楚了,而不是花完钱再告知我花钱多么合理。 @非真知灼见:“三公”消费的关键是阳光消费,即在上下、内外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消费。 @嘉昌:公开有积极作用,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下真决心、用真动作抓好体制机制改革,彻底解决用权为公、花钱为民的问题。 @点穴.blog:一定要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事前有严格的审查和批准,事后有严格的报销审核。 @方舟东江:解决“三公”问题,有效药方就是让涉及“三公”的预算、审批、结果都晒在阳光下,接受人民的监督。 @我爱大海:迈出了公开的第一步,就不愁将来的完全公开。把每一分钱怎么用的都要说清楚,而不是只有一个总数。 @南京涛声依旧:面对百姓对有些支出的质疑,应对款项使用有详细说明,而不能模糊地说因为工作需要。 @杰博瑞:公开就是在太阳底下补钙,不公开,即便没事也会变得羸弱不堪。 @王韶华:许多部门“三公”公开,犹如“怀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但其内容,还是让人“雾里看花隔一层”,看不真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