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成为诚信证明,却因审查薄弱,遭虚假认证
如今,打开微博页面,会发现许多社会知名人士或者机构用户名后面有一个字母“V”或一个对勾,标志下面还会标明用户的社会身份。这个显眼的符号,是身份认证标志,它意味着该用户经过微博平台的审核,证明其身份属实。 各大微博平台推出认证功能,初衷是为避免身份混淆,避免恶意注册。然而,本意成为诚信证明的认证,带来的问题却一点不少。 微博上,网民提供虚假身份,或身份模糊却获得认证的情况时有出现。一大批“资深网络从业人员”、“首席顾问”、“权威专家”、“高级经理”、“联合创始人”的认证账号令用户眼花缭乱,难辨其实。前不久,郭美美 “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虚假身份认证所带来的风波,更是将微博机构的认证管理推上舆论质疑的浪尖。 微博认证到底存在哪些不规范的现象,网站为何要强调认证,如何规范和完善认证制度? 加“V”掀热潮 事实上,在微博服务兴起之初,为扩大市场份额,新浪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就致力于将具有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名人、名企网罗到微博中,希望凭借名人效应,聚集用户。为了确保名人的身份属实,获得用户的信任,各大微博平台都开始实行认证功能。 在实行身份认证的早期,新浪微博等采用的是邀请认证的方式,即只针对知名的或是有公众影响力的用户进行邀请认证,并不接受普通网民的申请。而今年5月,新浪微博首推自助认证,将申请认证的门槛降低,这意味着任何用户只要满足认证申请的条件都能得到“V”。据统计,目前新浪微博平均每天收到几千个用户的认证申请,其认证用户已超过15万。 打开新浪微博平台的网页,在其认证申请的页面均可以看到申请标准,并且标明“认证是完全免费的”字样。在申请时,个人和机构都需要下载相应的表格,申请人将基本个人信息填写完整后与相关证件(个人需要出示身份证与单位证明,机构则需要出示单位证明或营业执照)一起反馈到微博平台,等待审核。在审核过程中,用户可以向其已经认证的朋友发出邀请,由他们进行辅助证明。 据了解,目前,新浪微博与人民微博均采用多级审核制度,全平台开放认证申请。腾讯微博原本只针对名人用户实施邀请制认证,也在近日开放了认证申请,以满足个人用户不断增长的认证请求。 认证乱象 尽管各大微博平台都有看似透明清晰的申请认证流程,但是很多网友依然对其审核机制提出质疑。 近日,笔者在淘宝网搜索“微博加V认证”,仍然能够看见超过70件相关产品的信息。笔者在向不同的卖家咨询后发现,获取一个加“V”认证的价码,一般在700元到800元不等,买家需提供真实姓名、认证头衔、微博链接、手机号码以及相关介绍即可办理认证,一般在24小时到4天左右。 卖家表示,店铺只负责名人认证,但并不需要提供任何相关身份和职业的材料,即使不是名人,只要提供知名的头衔就可以。 “身份认证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阶层,一些人会想利用身份认证图虚荣、谋利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分析说。 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看来,现实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使得网站对认证弄虚作假防不胜防,同时,网站自身力量的薄弱也是造成认证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刚刚将邀请制认证发展为全平台认证的腾讯微博坦言,“对于一个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亿、每天希望通过认证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平台来说,现在的认证技术还无法满足全平台开放的要求”。 新浪微博表示,不方便透露审核部门的具体工作人数。新浪强调针对虚假认证,他们一直致力于监测技术的升级,建立了不实信息举报平台,为认证用户提供专人维护服务,并于今年7月开始,与国内领先的电子身份信息服务公司国政通合作。 如何规范 陈昌凤教授指出,微博平台上的用户并不需要双方的相互关注,用户之间是一种“弱连带”关系,其成员之间,流动更多的是信息。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很容易成为信息扩散的放大器和共振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特别强调信息源的准确与权威。 网友“饭团要冷静”就表示,对于加“V”的官方媒体博客所传播的新闻或消息,她倾向于认为绝大部分是真实可靠的。对于加“V”的非媒体从业者所提供的专业性较强的相关信息,她表示可信度非常高,“比如《瑞丽》杂志主编说哪个品牌的化妆品好用,我就会更相信。” 学者认为,加“V”认证,是微博平台可以控制的,网站必须承担信息真实的责任。杜骏飞教授说,认证的作用是要在微博空间里面形成一个诚信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用户与平台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在现实社会的社会责任是一样的,虚拟空间里既没有特殊的责任,也没有特殊的豁免权。 据人民网社区部副主任肖红介绍说,人民微博延续了强国论坛实名认证的做法,对网民身份认证的程序严格把关,“设有一两个专门人员负责处理认证,逐级审批,并做好书面记录”。 业内专家表示,通过非政府组织、民间力量等对微博认证加强监管也不失为一个重要举措。“网站应该能够分等级公布用户申请认证的基本信息。目前只有一个身份的说明,是不够的。”杜骏飞认为。(徐丹 史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