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需要各领域共同努力探索创新,但三百六十行,归根结底是靠人来思考谋划,落实推动。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客体。创新必由解放人的思想开始,“创新中国”急切呼唤三种精神。 “创新中国”呼唤更多一些“敢于否定”的精神。不论从事哪种工作,一旦下定决心进行研究,首先就要敢于否定别人的成果,并想一想:前人的成果有哪些是不对的,有什么方面可以改善,有什么地方可以加强。当然,培养这种批评精神的同时,更要培养自我批评、愿意接受批评的精神。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人崇尚谦虚谨慎,对待别人成果以肯定居多,敢于否定的意识薄弱。在工作程序性较强的机关部门,否定精神尤显稀缺,逢事“依惯例”几已成为一种“惯例”,造成懒于思考,不敢否定的情况越来越多,特色与创新越来越少。“创新中国”呼唤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再加强一些。 “创新中国”呼唤更多一些“敢于犯错”的精神。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真正做出成果来是需要经历无数次失败,相对较长、比较痛苦的过程。“犯错”在许多人看来并非好事,“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鼓励创新的氛围很重要。鼓励创新,甚至需要鼓励大家去犯一些错误,做一些看起来不太会成功的事情。“创新中国”呼唤以具体可行的“硬制度”营造“允许失败、宽容犯错、鼓励创新”的好环境,让畏惧失败,害怕犯错的人不断减少,让敢于攻坚、创新有为的越来越多,让创新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取向。 “创新中国”呼唤更多一些“爱岗敬业”的精神。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讲:“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别看微分几何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奥妙无穷,简直是开发不尽的宝藏”。“创新”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坚持下来就更难。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生活在别处”,现实中“干一行怨一行”的人不少,更别谈在自己那枯燥、乏味的“苦差事”上创新。其实每一项工作都有意义,快乐便渗透在工作创新的各个环节,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创造它、感受它、理解它。许多科学巨匠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对科研有热爱”,不论是从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工作或其他亦都如此。“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这种热爱,才会对从事的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组织部 朱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