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汶川地震后的捐款捐物热潮,是我国民间慈善启蒙的标志,让公众的爱心表达渐成机制。如今,每当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难来临,大家总会自觉地伸出援手,有人赶赴灾区做志愿者,有人则积极地为灾民捐款捐物。这样的新气象令人欣喜,然而,当有善心的人越来越多,当全社会的善款越来越多,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它们是否被“善用”了? 前不久,国家审计署发布了一份关于玉树灾后重建的审计报告,报告中的几个数字引人关注:截至2011年10月底,青海省共收到中央财政资金194.5亿元,拨付176.23亿元,结余18.27亿元;收到社会捐赠资金99.32亿元,拨付48.29亿元,结余51.03亿元。除了社会捐赠资金结余超过一半,部分重建工程被分包给无资质个体施工队、施工质量不达标、2.78亿元建设资金被闲置等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在此之前,汶川震后重建工作也遭遇过类似的质疑。半个月前,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汶川地震发生将近4年之后,大量救灾物资却一直堆在仓库里从未开包,有些2007年生产的救灾物品早已过了保质期。消息经媒体报道之后,当地有关部门承认工作存在疏忽,但救灾物品常年闲置的消息,仍然让很多爱心人士感到很受伤。 就在上周,媒体同样报道了一则让人震惊的消息。根据国务院去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位学生每天将获得3元的营养餐补助,但某些地方和学校却未按规定执行。在贵州织金县,八步镇小学86名学生食用营养餐后集体中毒,媒体调查发现,供货商给学生们提供的是总价不足2元的劣质食物;在广西那坡县,学校将营养餐补助用于购买主要成分是水的“水牛奶”,供货商可在3元补助中赚取1元(当地解释说,偏远农村物价贵,1元钱除了利润之外,还有运费、装卸费等);在青海,有的学校将补助款采购火腿肠、萨其马等零食,有的学校一次性将一周的零食发给学生,有的学校则直接将2元钱发给学生(剩下1元钱则去向未明)…… 无论是被闲置或挪用的善款,还是被长期闲置的救灾物资,抑或是经过层层转手和违规操作而“缩水”的营养餐补助,多少都让一些爱心人士和国家相关部门有些意外。这些凝聚着爱心的善款,原本应该及时地用于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在困境之中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政府的善意。然而,在某些地方,因为有个别“蛀虫”的存在,或者因为缺乏慈善管理的经验,有一些善款并没有被“善用”。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即一小部分不清楚真实情况的人可能会有所抱怨,误以为民政部门或其他社会民众对灾民、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不够。误解,有时候就是这样产生的。反过来,如果各地政府都能尽量守住“善款善用”这条底线,将社会的温暖及时地送给那些等待救援的人,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会高很多,官民之间的信任关系和社会各界之间的共识也会随之增强。 善,是一种力量。激活普通人心底的那份善意,起码的要求是让他们愿意交付自己的善心,信任自己捐赠的善款会被合理使用。“善款善用”这个要求并不算高,它顶多只能算是一条检验社会良知的底线,守住这个底线,爱心人士才不会觉得自己的善心被践踏了,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和道德水平才会变得更好。(易艳刚/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