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是慈善的生命线,透明也是伪慈善的掘墓人。日前,媒体曝光了深圳阮女士一家每年向江西某贫困生捐款400元变40元的事情,从而再度引发人们对于慈善,尤其是对官办慈善的不信任,对截留者的极大愤慨。 据悉,20年前阮女士的母亲参加了深圳和井冈山地区“手拉手”助学活动,在听说每年捐400元就可以让一位贫困生免于失学的遭遇后,连续六年向社区提供的地址汇去了400元。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位陈姓的贫困生第一次收到的款额是20元,此后每年获得的捐款为40元。这一截留捐款的行为直到最近因为双方见面聊起,才被阮女士一家获知。事情曝光之后,经过江西当地媒体的核实,已经确认每年400元的捐款缩水为40元的事实无误。 抽象地来看,这当然是一起个案。不管截留90%的捐款的行为有多么恶劣,却并不能因此指责整个慈善界的混乱。但如果考虑到中国慈善刚刚经历了过去两年巨大的公信力滑坡,目前尚处于元气不复的状态,那么这一起小小的,甚至是过去了十几二十年的丑闻,对于官办慈善的信任冲击依旧不能小视。 在不信任的基础上,公众对于“小丑闻”也会变得愈发不能忍受,甚至会放大事件的恶劣程度,这一点从媒体报道的用词和微博上网民的反应就可以得到印证。更何况,除了郭美美、卢美美这样的重大慈善丑闻,在中国的社会里历来不乏各色慈善丑闻。 从官员到老师,每一个经手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截留者。这其中,所有人都明白截留善款是错误的,但需要区分的是,有人是明知没监督才钻了空子,而有人则缺乏监督的概念,认为“上面”来的钱自然可以由自己统一调配。前者以捐款的组织者、官员居多,后者则常常以校长老师为主。 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其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支撑其行为。但对于步履蹒跚的中国慈善而言,要挽留和积攒慈善的公信力,重塑一套新的监督模式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具体而言,留住信息化时代公众的信任,最重要的就是去迎合信息化本身,即通过及时公布捐助过程中的信息,来获取关注者的信任。正所谓公开是监督的前提,没有信息公开就没有监督的可能。 400元捐款变成40元,这一起丑闻的不断扩散和发酵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尽管事件并非发生在最近,但信息化所揭开的慈善黑幕,还是让中国慈善业不得不继续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债务。历史当然不能一笔勾销,对于中国慈善界而言,如何妥善地面对每一起过往的丑闻,如何尽职于当下的每一笔捐款,最终关乎的是中国社会的正能量能否实现厚积薄发、峰回路转。(南方都市报社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