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础是文化经济,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经济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当代表征。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我国现代文化强国的战略。现代文化强国,指的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潜力充分激活,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显著提高,占到GDP比重的8%至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综合性的跨国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引领潮流;文化人才辈出,国际文化交流广泛深入,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能够在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动世界文化贸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在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现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础是文化经济,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经济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当代表征。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渗透性等特点,易于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发展并催生新业态,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忽视的力量。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破解产业低端锁定;有利于解构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有利于调节需求结构,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可以实施“四大战略”。一是“大创新”战略,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推动文化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平面传媒、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六大文化服务业。二是“大开放”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吸引和鼓励国际知名文化企业、文化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地区总部、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落户到我国。鼓励我国文化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搭建文化产品出口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三是“大改革”战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的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领导协调机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办理文化出口的专门机构和“绿色通道”。鼓励组建各类文化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四是“大融合”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实现产品价值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价值链。提升文化消费的层次和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应当推进产业、产品、市场、企业“四大重点”。一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开发文化产业在动漫、网络和数字化领域形成的新兴市场,打造在未来发展中可能成为新增长点、并在竞争中拥有话语权的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影响力强辐射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带。重点培育新一代网络游戏、数字电视、新型媒体终端等高增长性战略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培育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完善政府补贴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机制,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努力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三是积极培育要素市场,逐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积极开发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市场,培育版权、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发展版权代理、知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工艺美术品拍卖等文化中介行业。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发展版权和其他文化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电子商务。支持文化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直接融资。四是着力培育文化企业主体,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鼓励和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与重组,努力打造一批包括报业、出版、发行、影视、网络、演艺等实力强大的龙头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壮大发展重点民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李克强总理展望,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对此,我们有足够的必胜信心!(向晓梅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政府有否进步 “脱敏”也是刻度
已是最后一篇
-
政府有否进步 “脱敏”也是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