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下高楼”、“出深院”,直接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把群众反映强烈且集中的意见收集上来,拜人民为师,向群众请教。 “和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这个说法形象、生动。能否“坐到一条凳子上”,可以检验我们的领导干部与老百姓是否有一种亲密无间的真情实感。 过去,干部下乡有“三同”的做法,即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尽管环境变了,但重温一下也不妨。比如一位领导干部走进百姓家,坐在炕头上,吃一顿老百姓的家常饭,一边吃一边聊,听听群众的反映,有什么不可以呢?当然,临走不要忘了把饭钱交上。总之,联系群众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工作出发,遇到什么情况办什么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是否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体现的是一个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地位和处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态度。如果屁股总是坐在老板椅上,整天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只知道接“天线”,不知道接地气,最后一定会满脑子特权思想,与群众立场渐行渐远。 共产党员讲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能搞“远距离服务”。所谓“坐一条凳子”,就是要求我们同群众保持近距离接触,甚至是“零距离”。孟子说过“为长者折枝”,那么折枝之后一定要亲自交到长者手里,才能体现敬意,距离远了怎么行?再说,人民期望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了解,才能发现。所以“坐一条凳子”是完全必要的,是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然而,“坐一条凳子”又不单纯是一个距离问题。因为距离一近,就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毛主席曾经说过,站起来看不见蚂蚁,一蹲下又到处都是蚂蚁。这话意味无穷。其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意思:真正走到百姓中间,和老百姓坐在一起,一定会发现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问题。对于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领导干部来说,这是好事,是难得的机会。可对于一个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来说,这可能是灾难。因为有些事情,一旦知道,就要表态,就要处理,就要担责任。而这样的干部整天想的就是如何逃避责任。这不等于“大难临头”吗?从这一点来说,和老百姓坐一条凳子是需要勇气的。如果一个干部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为官之道,那么就不敢接触老百姓,就不敢和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因为距离太近,免不了唠嗑,一唠又不知说什么好,又怕有影响,又怕担责任,又怕犯错误。最后,只好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那样,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这样的心态如何能够接近群众? “和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有很多方法。关键看干部对老百姓什么态度。如果像焦裕禄那样把一颗心都掏出来,为老百姓呕心沥血,老百姓还有什么话不能跟干部说呢? 让我们向焦裕禄学习,走出高楼深院,走向基层,走向人民,离群众近些、再近些。(陈耀辉)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文化交流别让他人的视角变成了自己的视角
已是最后一篇
-
文化交流别让他人的视角变成了自己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