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7月9日电(记者刘巍巍)江苏省睢宁县在国内首创的大众信用管理打分评级系统近日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一些条款继续受到诟病,但不少舆论也认为,睢宁探索值得鼓励,应允许其不断修正和提升,不该一棒子打死。 6月19日,新华社播发《是“道德绑架”还是“诚信创新”?——江苏睢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调查》,再度引发舆论对睢宁社会信用体系的关注。其他媒体记者随后前往睢宁探访,众多媒体对这一现象发表评论。在百度、google、搜狗等搜索引擎中,关于睢宁信用体系的网页铺天盖地,数以万计网民参与讨论。 有评论认为,睢宁县大众信用评级制度暴露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思维落后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套体系涉嫌侵犯民众权益。对这些意见,睢宁表示“有话要说”,因为一些被诟条款实际上早在2010年就已“删除”。 睢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艾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睢宁2009年推出信用诚信体系后,引发舆论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2010年,睢宁对信用诚信体系进行了两次改动。第一次是在四五月份,“当时把一些政策性和机会性的条款都删除了,比如可以优先享受低保等政策性条款,招商引资等只有机关干部才有机会做到的机会性条款等。”第二次在年底,是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确定,我们对收集的信息不定性、不评级,只负责收集信息做数据库,目前自然人、企业法人失信信息数据库已完成,政府机关失信信息数据库正在推进。” 与四年前甫推出时众多反对之声相比,眼下对睢宁这一探索持鼓励态度者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批评者也希望睢宁能“更有勇气”,把探索之路走正走好。 复旦大学社科部副教授邵晓莹认为,睢宁的做法“大方向是正确的,它更像一块试验田,应该肯定其探索和示范价值,以宽容甚至鼓励的心态允许睢宁继续摸索积累经验,不断修正完善,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和静钧日前在媒体发表署名评论《给睢宁大众信用体系建设送去掌声和鼓励》,认为从地方政府领导集体的“勤政”和政府管理创新等角度上看,睢宁的努力值得肯定,应给予这些在基层从事社会实践创新的人们送去更多掌声和鼓励。 和静钧认为,不能把这一创新体系和以商业或金融征信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混为一谈。睢宁建设的大众信用体系是一个社会性综合诚信的指标体系,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商业秩序,也在于社会管理秩序,更在于文明社会中的群己关系。 不少舆论则提出建设性意见。《郑州晚报》评论说,真正的信用制度,应该是“从社会上来,回社会上去”,由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采集和共享资信信息,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下,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 《京华时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建议睢宁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做一个清晰的切割,在“现代社会信用系统”和“传统的政府治理”两套逻辑间做一个拆分。文章认为,良好的法制环境、成熟的社会自治、明确的公权与私权关系、群己关系,都是目前一些地方诚信建设所欠缺的。政府要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希望“睢宁不妨试着在‘去政府化’上做更多努力,这更有勇气也更有意义”。 对此,艾丹介绍,目前睢宁正在寻求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估公司,“已经引入的有南京工商在线、中诚信、安博尔等专业公司,由他们负责作为第三方提取信用记录,形成信用报告,他们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提取相关信用记录生成报告。这种方式已在某些领域引导使用,比如干部选拔,采用一票否决制;在建筑市场、土地招投标等方面对失信企业和法人进行限制。”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世界大棋局里的中德合作
已是最后一篇
-
世界大棋局里的中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