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纵使再易又有何价值呢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的公布和中考阅卷工作的结束,六月考试季终于硝烟散尽,新一轮中高考改革以自己的方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此番试题的变化又为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号呢? 我觉得,首先是“坚持对传统文化的考察”。以北京语文中考试卷为例,搭“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节目的顺风车,考卷中选择题的六道题有五道涉及汉字书写、成语运用、历史典故,以至于原本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满分的基础题这次却成了夺分热门。而且这其中大多数内容无法在考前集中复习,多靠学生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关注生活,关注语言基本功。尽管这会给教师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临考前的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对于提醒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改变语文学习思路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细看今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你会发现试卷上出现了很多此前从未考察或多年未考察过的内容:选择题涉及了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和历史典故;文言文和议论文均有题目要求考生结合生活实际谈阅读体会;作文题二《宜居城市里的故事》要求“发挥想象”…… 而这些内容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并未提及,颇让很多老师和考生有一种措手不及、答对靠“蒙”的感觉。 其实这类题型在很多地方中考卷里早已出现,而北京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题型意识、规范意识,现代文答题乃至写作已形成严谨的套路,这本身就与语文学习的思维训练、人文涵养背道而驰。 考试院此番命题的大手术应是想借出题形式的变化带来教学思路的变化。然而说一千道一万,语文的教育最终仍然是情感的教育,无论考题和教学方式如何变化,若失去了“情感”这一准星,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无法命中教育的红心。今年,多年未考的《送东阳马生序》终于出现在了北京考生的视线中,小作文的主题是“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命题时越来越多的关注放在了尊师重教和感恩上,并且在情感教育的同时不忘语言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表达交际这一实用性的功能。 教育改革的脚步几十年来从未停歇过,而今年开始的波及中高考科目及命题内容的教改明显是近年来动作最大的一轮。此番考题的变化在笔者看来是个良好的信号,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考试范围会消失,答题方法会消失,模拟考试会消失。毋庸置疑,这势必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带来很多挑战,但任何变革都会带来阵痛,缺少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不能回归人情美、人性美的语文教学,纵使再易又有何价值呢?惟思惟情,方能成就本色语文!(张晓静)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评论家“赶场子”为哪般
已是最后一篇
-
评论家“赶场子”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