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秩序与合作、和谐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趋向的总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着力培育发展和传承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法文化,以法文化建设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法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而形成的普遍而共通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成果等。这种观念和意识即规则文化、制度文化,可以通过政策来引导,通过教育来培养传承。 法文化建设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法律条文制度等成果,成为人们法律活动的行为依据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制度保障;二是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观念、意识,和尊重法律、相信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但法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社会的法文化氛围必须经过长期培育和涵养。 首先,要继承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符合法治中国建设的精华。比如,继承创新仁爱、诚信、孝悌、礼义、廉耻,以及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中保护环境和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也是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这些深入人心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创新,使之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法治中国建设所用。 其次,要着力培育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尤其是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高校的法制教育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强化法律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教育氛围,培养一大批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 再次,要着力传播、推广和弘扬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家喻户晓,要在全社会形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这对传播、推广和弘扬法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广泛而深入的方式使民众逐步接纳先进的法文化,并使法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生活,改变民众的行为方式。(张国林)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大学第一课要学会聆听
已是最后一篇
-
大学第一课要学会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