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冬天,饱经挫折的中国工农红军抵达贵州。 中国革命往何方去?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写就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迈步从头越”的历史。 贵州,这一历史转折的地理坐标,也因此积淀了丰厚的红色文化。80年后,这一文化又让贵州焕发出后发赶超的精气神。 革命历史汇就“红色基因”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曾有2000多位女红军的身影,在这座纪念馆中,我将为大家讲述45位女红军的事迹,她们是蔡畅、邓颖超、贺子珍……”女讲解员毋彦碧饱含深情地对游客们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上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为主题的纪念馆,与其毗邻的还有全国唯一一座战地医院纪念馆。 如今,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正向世人讲述着一段段“柔韧”的长征故事,贺子珍在敌机的空袭中为掩护战友身受重伤,危秀英小脚抬担架、护理伤员……虽有艰难险阻,康克清仍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对海伦·斯诺说:“长征就像在野外散步一样。”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遵义市留存、讲述长征历史的一个缩影。 在遵义,红色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围绕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历史遗存,有近百处纪念馆、烈士陵园、战斗遗址,娄山关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文物管理所。每一件文物、每一尊雕像、每一段影像都在真实地讲述80年前那段不朽的岁月。 毋彦碧说,她们这些讲解员都是经过一年多全方位培训才上岗的,平日里,还会到老街上探访与红军接触过的老人,从他们那里得到最鲜活的故事,讲述给各地的游客。 近10年来,遵义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累计培训红色旅游各类人才1.5万余人次。历史文化名城的讲解员既是旅游从业者,又是历史的重要讲述者。 “从前都是从教科书上获知长征历史,参观后直观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苦,这样的展馆十分有意义,让我们不忘曾经的艰难路,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好生活。”来自贵阳的游客杨仪参观过纪念馆后感慨道。 “遵义人走到哪里都会介绍自己是‘遵义会议那个地方的人’,遵义人有着红色的基因。”一位遵义市民告诉记者,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是城市最响亮的名片。 红色旅游助推老区发展 “以往,春节期间门票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2014年春节达到6万元,十一黄金周门票收入近40万元。”遵义赤水市丙安古镇文化旅游公司经理袁小平介绍,在红一军团纪念馆坐落的丙安古镇,自2013年11月高速公路开通后,游客激增。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遵义的陆路、水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近年来,遵义至重庆、贵阳等地的高速公路相继开通;遵义至北上广等地区的铁路线路形成了对外连接的大通道;乌江、赤水河险滩整治、码头扩建新建等工程建设,将遵义市通航里程扩展至513.44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进一步带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黄武华是遵义尚稽镇茶山关一家名为“老船工山庄”农家乐的老板,“老船工”指的是他的父亲黄德金。1935年,船工黄德金帮助了红三军团从茶山关渡过乌江。2013年,遵义市将茶山关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后,黄武华就做起了乡村旅游,讲红军的故事,也讲父亲的故事,年收入同往年相比增加了一倍。 2014年,贵州红色旅游在遵义会议会址等龙头的带动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全年预计接待红色旅游游客169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其中,遵义会议会址旅游区和遵义娄山关景区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全年预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总投资5.404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5.2329亿元,地方投资0.172亿元。直接就业20368人次,间接就业机会125800人次,培训2610人次。 以红色精神冲出“经济洼地” 2010年9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遵义提出,要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实现跨越发展。当年红军长征攻克了许多难关,谱写了很多壮丽的诗篇,如突破乌江天险、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在今天加快贵州发展中,也要有“突破、攻克、飞夺”的精神。 2012年,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有精神才会有力量,唯有“干”字当头,才能改变面貌;唯有拼搏奋进,才能后发赶超;唯有构筑“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 近年来,贵州先后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同步小康驻村”“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道德讲堂”等活动,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在遵义会议光芒照耀下努力构建“精神高地”,极大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加速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2010年起,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都有了突破性进展。经济增速从全国18位攀升到2013年的第1位。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通车,标志着贵州进入高铁时代。而历史上,“蜀道难,黔路更难”。80年前,红军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天险,每一步都是艰险征途,如今,贵州已形成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交织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并一跃成为西南地区交通最便捷的省区之一。 目前,贵州已经实现100%的建制村通公路、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2014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里程将超过4000公里,2015年更将达5100公里,实现88个县区全部通高速。从当年长征中的艰险征途到如今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正是80年间贵州发展的缩影。(记者 陈雪 吕慎 柳路)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从海口马拉松“添堵”事件看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已是最后一篇
-
从海口马拉松“添堵”事件看城市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