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艺术界近些年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这里的“大”,毋庸置疑,绝不仅仅是指数量和规模上的“大”,更重要的是指质量、品位和定位上的“大”。
然而近些年,美术展览特别是全国性的大型展览中,一些体量“入云霄”的超级大作不断涌现,艺术质量却“轻飘飘”,时至今日,此类“巨构”“大作”仍被频繁制造着;这种“大”,仍被有意或者无意地误读着、模仿着,“大师们”仍在日日上演你追我赶的拼大戏码:“最长的中国画画卷”“世界最大巨幅通景壁画”“中国最大雕塑”……类似醒目的字眼作为荣耀、作为标榜,不断以文字、语言、图像等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平面、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中,甚至被作为中国美术界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赶古超今的例据。
这种“大”,不只体现在作品最后呈现出的体量之大,其后还有“巨大”的制作团队、“大额度”的成本投入、“大篇幅”的媒体宣传、“大数字”的拍卖纪录、“大人物”的耳提面命……甚至连作品集都大到无书柜能容!与之形成剧烈反差的,则是这些作品小到不能再小的创造性和艺术价值。毫不夸张地说,很多这样的大作,纯粹是艺术垃圾,与当下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家国梦,南辕北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内地的美术市场还未如今日一样红火,美术界还没有形成“为大而大”的风气,美术创作充满活力。不知何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富体量的增加,美术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必要的大作、为大而大的“大作”。本世纪初以来,国内美术市场的日益火爆和大众渐渐增长的购买力,让美术界对名利的欲望之心突破了学术严谨和艺术清高的层层包裹,一个从搞大作、展大作、参大展、得大奖,到成“大师”、上大拍、赚大钱的“快速成功包装法则”,被一部分先行者屡试不爽,之后,更多的人开始投身于这条“成功法则”的实践,市场回报给“大师”大别墅、大行头、大名声,而“大师”们为艺术的那颗初心、那颗雄心、那颗恒心却早已被修改、被削减、被转向,取而代之的是被名利等物质刺激牵引,制造空洞大作为日常小作开通销路的投机之心。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理,“大作”不等于“大的作品”,更不是“大的作品”的简称。当下,不是说时代不需要大体量的美术创作,而是作品在尺幅变大的同时,需要注入和正常尺寸相比几何倍增的情感、艺术性以及深厚的内在修为,这个难度和高度不是谁都能轻松驾驭和掌控的,不是可以靠“人多力量大”和“有钱能使鬼推磨”完成的。
很多并不具备这种素质的“大师”,为什么要“制作”大作、其“制作”的大作为什么一直有市场呢?因为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还处于发展之中,机制、模式并不健全,存在半封闭、对国际美术品市场依赖度较小的特点,而人口基数大又导致内部消费能力强大。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主编的《2013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增长势头,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03亿元,同比增长12%,所以“大作”们无须走出国门(当然走出国门反而不会有市场),国内市场就能以各种方式消解,甚至一些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不具备多少艺术价值的作品,也被盲目的市场和心态各异的藏家们炒作、推动,使之成为聚财、敛财的工具,影响了正常的美术创作,扰乱了市场规律,增加了市场风险,也混淆了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
当代美术作品的“大”,是要和历史纵比、和国际横比的,不是自说自话、自己评判,而要留给他人、留给历史去评说。当国家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当前节俭、高效、求真、务实的社会大背景下,美术界也应自醒,自觉抵制那些大而无当的噱头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除了需要有关艺术管理机构、行业协会把握舆论导向,更多的要靠美术家的自我叩问与准确定位,当然也离不开市场的升级与配合。
时代不需要偏离艺术创作本质的大作,这样的“皇皇巨制”可以休矣!时代需要更多关乎心灵、关乎审美,能打动老百姓,能让普通人喜欢、让国内外同行尊重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并不见得在体量上会有多大。与其在室外搭起高入云端的脚手架用金钱制造艺术垃圾,倒不如静坐案头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用心创作,这样才有可能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留存更多有价值的美术注脚,才能出现真正高于历史和国际水准,被世人看得见、记得住的大作。美术界的“大发展”“大繁荣”,终极目标不只是要做美术大国,更重要的是要做美术强国,而且是他人眼中的美术强国。(吕岩峰)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创业创新别冷落农民工
已是最后一篇
-
创业创新别冷落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