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你我眼中的“教养”(12))
济南黑虎泉的“泡脚客”。柏 蕾摄(人民视觉)
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
近期我们在京做的一个小调查显示,对于教养,人们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对于自身教养,人们的自我评价也不算高,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自认为“教养一般”。有着良好教养的人,如温文尔雅、仪表堂堂的男人,优雅大方、仪静体娴的女人,是社会所呼唤的。正视教养缺失问题,提升国民素质,增加国家的软实力,正是我们推出“你我眼中的‘教养’”系列讨论的初衷。
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可以说,没有过硬的软实力,也就没有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培养有教养的个人,是提升国民素养、让社会向好向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疑,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外语的普及,我们的科技能力、创新能力、对外交往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近年来国民素养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比如排队,无论在地铁站、公共汽车站还是商场,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养成了良好习惯。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一代,意识、观念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更高,其文明程度也有很大提升——出门在外,他们更注重个人形象;与人相处,态度更为开放、包容;许多人对公益事业有了更多兴趣与关注,志愿者们活跃在更多的场合、更多的角落……这无疑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对一个有着13亿人口、力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而言,能让13亿人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也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没有先例可循,只能自己探索发展、前行之路。
要前行、要提升,反省、借鉴、见贤思齐是必不可少的。要提升国民素养,教养的缺失亟待弥补。在读者来信版“你我眼中的‘教养’”的讨论中,读者提出、呈现了国人教养缺失与不足的许多表现。直面问题与差距,找出原因,探讨对策,借鉴他山之石,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提高国民素养,增强相对落后的软实力,这不仅是我们开展此次讨论的目的所在,也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应有的态度、应该做的事情。
教养是一个人灵魂的样子
何为教养?“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教养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尽管对教养的定义不同,但教养无疑是与教育、品行相关联的,它体现在个人的礼貌、风度、气质、修养、德行、谈吐及行为习惯上。教养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修养与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养尤其家教是极受重视的。有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纵观历史,古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被视为垂训子孙及家庭教育典范的《颜氏家训》,今有“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家书》。我国传统的童蒙教育,尤其注重品行教育,蒙学教材中就有不少相关典籍,如《弟子规》《增广贤文》《朱柏庐治家格言》等。《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等话语,对今人而言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古人之所以注重人的品行教育,注重家规家训,是因为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一点一滴的教育、培养、规范以及耳濡目染的熏陶,便是对一个人的塑造过程。这种塑造的最终体现便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人灵魂的样子。一个人的教养是做不了假的,举手投足,纤毫毕现。重视国民的教养,实际上也就是在塑造民族之魂、国家之魂。
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能撒谎,不许骂人,不准拿人的东西、占人便宜;要公私分明;人穷志不能短;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出门穿戴要整洁;对人要有礼貌、讲和气,等等,曾经是许多家庭(无论贫富、无论城乡)的家规家训。在物质极大丰富、机遇无处不在、人的欲望不断增加的今天,强调、恪守这些做人的准则,则更为必要。否则,人的各种贪欲就会像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纷纷出笼,难以遏制。当今社会粗鄙横行、道德沦丧现象,便是教养缺失的恶果之一。比如,粗鄙语言登堂入室,弄虚作假风气难转,伪劣产品泛滥成灾,诈骗偷盗防不胜防;比如,做人不正、行为不端、投机钻营、恃强凌弱、谄上欺下、损公肥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官场丑闻频发,民间戾气加重……人的品行之堕落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及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形成反差,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的优良传统哪儿去了?
如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味道浓了
教育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客观地说,当今家庭对孩子的养育与教育是相当重视的。特别是年轻一代父母,受过高等教育者所占比例比50后、60后父母要多得多,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的科学养育、智力开发与全面培养,不惜财力、物力、精力对孩子进行胎教、早教,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技艺班,背古诗、学乐器、跳芭蕾,学音乐、绘画、体育、外语、奥数等。不容否认,其中,不少父母是想让孩子多些兴趣爱好,提升自身品位,让未来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或多或少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将来能上好幼儿园、好学校特别是名牌大学而奋斗。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正辛苦陪伴上小学的孩子,为通过古筝演奏的最高级而努力。她说,没办法,为了孩子将来上好学校能加分啊。好在其女对学古筝还不反感。但现实中,不少参加这班那班的孩子,实际上成了父母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本人并无兴趣,属于被逼无奈。这样的家庭教育也许确实增长了孩子的竞争技能与本领,但不一定能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快乐的人。
当然,许多要求对当今的许多父母而言也过于苛刻,因为他们本身对这些问题都可能浑然不知,又如何要求其言传身教于子女?
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在当今学校,学生是很难学到做人、与人相处、扮演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知识的。再者,看看当今的高校与学术界,考试抄袭,论文剽窃、项目造假之事已非个别,剽窃、抄袭、造假者中,不乏教授、博导乃至院长、校长,至于学生“操刀”写论文写书做科研项目、导师挂名之事更是司空见惯。教书育人者尚且如此,如何指望其能培养出真诚守信、品学兼优、有教养的学生?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可低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修身养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一个有教养的人,无疑需要十数年或数十年时间;而有教养的国民的形成,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时间。教养是修于内而形于外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教养形成的作用固然重要,但社会环境的力量也不可低估。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否能在社会立足,受人尊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对社会群体而言是有导向作用的。国人教养缺失,与当今社会风气特别是官场风气不正有很大关系。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盛行,人为物役,唯利是图,美丑颠倒,与官场风气不正脱不了干系。身居高位者争权夺利,以权谋私,卖官鬻爵,贪污腐化,谄上欺下,不仅污染了官场,也毒化了世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坚决反腐,显然对净化党风政风民风起到了显著作用。但这还不够。没有法律与制度的强力制约,人性恶是遏制不住的;没有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滋养,人性善也难以生长。(记者 赵蓓蓓)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与残疾人一起成就“追梦人生”
已是最后一篇
-
与残疾人一起成就“追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