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汇App上,截至2019年5月31日,符双喜的个人“信用时数816.7,荣誉时数1014.8”,志愿服务时数总共已有1831.5小时。
以注册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的申请标准来说,他志愿服务记录时间已经超过1500小时,称得上“五星级志愿者”。
22岁的符双喜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三学生,还是“全国正能量志愿者”“中国雷锋式青年”“大学生公益之星”。
“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符双喜通过志愿服务不断找寻自己的价值,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回馈着这个曾给他带来温暖和希望的社会。
中考结束后,他曾和河北衡水中学的三位师兄姐一起创建了“香草燕华公益学生团队”,免费帮一些小学生和初中生补课,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人需要的幸福。进入大学,他发现了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从此“一发不可收”。
他现在每天早、晚都会打开“志愿汇”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家人也都支持他多参加“这种帮助别人的活动”。
从2016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参加“春运暖冬行动”,帮助游子踏上返乡旅途。相比他的家乡河北衡水市,武汉的冬天有点湿冷,“但一直来回走动,也就不冷了”。参加春运志愿服务时,他通常要从早上6点忙碌到下午5点,主要在广场上为需要帮助的乘客引路和搬运行李。黄帽子,橙马甲,身着一身暖色装备的志愿者们在广场上来回穿梭,在武汉当地被称为“小桔灯”。
符双喜在2017年看了《雷锋》这部电影。看完电影,他就想今天的志愿服务精神和雷锋精神都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曾获评“中国雷锋式青年”,对于这一称谓,他表示略有惭愧,年轻的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做的也还远远不够。
他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进行春运志愿服务时,在帮扶的乘客中有一对来自西北地区的夫妻,到武汉看望嫁到此地的女儿,母女俩在检票口抱头痛哭,那分不舍与不易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一刻,作为同样在外的游子,他也想早点回到最熟悉的家。
除此之外,符双喜还参加了多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他连续3年、每月至少1次去养老院参加孝亲敬老的活动,在那半天里,他会放下手机安静地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给需要陪伴的老人带去活力与温暖。
武汉地铁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也一参与就是3年,并带动全校至少2000多名学生加入到这项活动当中。截至目前,他已参加近10次社区普法活动,曾参与编排“防诈骗”的普法话剧,以更灵活的形式提升宣传效果。符双喜还用自己专业所学去帮助法律知识薄弱的居民,成为他们的“法律咨询师”。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这是符双喜在支教期间,跟学生学的一首儿歌。在2017年暑假,他和3名同伴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高阳镇枣林村待了1个月,与近60名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读书,为他们带去关爱与陪伴。在当地团委支持下,他们还一起为村里的孩子搭建了“希望书屋”。符双喜说,他打算申请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去更需要他的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未来,他想围绕教育主题创立一支志愿服务队 。
由于母亲一直身体不适,符双喜跟着姥姥长大。在他印象中,年近八旬的姥姥在乡邻之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她待人温和,即使自己家条件一般,也总会接济前来乞讨的人员。
姥姥除了照顾他与母亲,还教导他做个向善感恩的人,常和他说要好好学习,有条件了去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在符双喜初三那年,姥姥去世。
“心怀感恩,尽自己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符双喜一直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初衷和动力。
初中老师曾问大家以后想做什么,符双喜说,一是做一名正义的律师,去帮扶弱势群体;二是开一家养老院,去关爱孤独的老人。在大学填报志愿时,5个学校的第一志愿他都填了法律专业。而志愿服务也已经融进他的生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可以时刻感受“被需要的幸福”。(实习生 顾航瑜)
-
( 2019-07-19)
-
( 2019-06-27)
-
( 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