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志愿者的故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党员先锋
发表时间:2019-08-13来源:党建
编者按:7月24日,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7月24日,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期《党建》杂志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4名党员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人故事。

  傅之英:“暖心婆婆”温暖千家

  

  73岁的傅之英是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部退休干部,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2001年傅之英退休后,扎根于社区,热心公益事业,成立了“傅婆婆暖心室”,帮扶社区困难人群,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暖心婆婆”。

  在万盛街道社区,活跃着一支快人快语、雷厉风行的“消防妈妈”志愿服务队。她们既是社区消防宣传员,又是防火监督员。这支“消防妈妈”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3年,由30多名社区居民组成,傅之英就是“消防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兼队长。“我们社区老旧房子多,老年人、儿童也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傅之英介绍说。志愿服务队成立16年来,在傅之英的带领下,“消防妈妈”经常穿行在社区进行巡查,或是拿着宣传资料入户进行消防宣传。她们通过多种形式向居民讲解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安全用电用气知识,及时防范消防安全隐患,赢得广大居民的尊重和支持。

  在傅之英家楼下,有一户人家,孩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次,孩子的父母不在家,他发病了。傅之英察觉情况后,急忙打了报警电话请求帮助,并及时向社区领导汇报情况。社区领导征得家长同意,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也为这个不幸家庭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2013年,街道成立“名人工作室”,傅之英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傅婆婆暖心室”。从此,她管起“闲事”来劲头更足了。眼下正是暑期,每年暑假,傅之英都要带领社区的孩子到图书馆去读书学习。她还在“傅婆婆暖心室”开设课堂,以抽卷问答的方式,让孩子们梳理图书的内容,增强阅读效果。此外,她还带领孩子们到气象局、科技馆参观学习,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武佩铃:慷慨助学让贫困学生成才

  

  武佩铃今年71岁,是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优仕公寓社区居民,退休之后仍然打着3份工,为河北省兴隆县建立一座希望小学,助力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他说,希望工程就是他一生的事业。迄今为止,他和志愿者团队累计资助学生224名,向希望小学捐助教学设备、资金合计近百万元。2014年,他被授予“天津市慈善之星”、“河西区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武佩铃退休前是天津市一家国企的干部、高级工程师。1996年,企业发动职工参与希望工程,他与山西革命老区一个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后来,他又与云南等地的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2008年,武佩铃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了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看望自己资助的3个山里娃。至今,这些孩子仍与他保持联系。“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希望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献出一份爱心,关爱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武佩铃有感而发。

  2010年,武佩铃从天津团市委了解到,地处革命老区的河北省兴隆县南天门满族乡,有3个村的孩子上学难,希望帮助建立一所希望小学。他实地查看后,便和几个朋友凑了20万元,把一栋老旧办公楼装修改造。学校有了,可乡里留守儿童中贫困生占了近一半。为让这些孩子重返校园,武佩铃自掏腰包,并动员亲戚朋友加入进来,先后资助了53名贫困学生,累计资助金额20多万元。此外,他自己还出资8万元,先后为7个行政村的200多名孩子购置校服,更换200多套课桌椅,购买学习用品。

  多年来,武佩铃的生活十分节俭,而对希望小学的孩子却慷慨解囊。2012年,他出资组织优秀学生到天津参加夏令营活动。2014年,他又给学校送去价值8万多元的电视机、电脑、健身器材,并投资7.2万元,为学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160名住宿生的洗澡问题。

  邵书琴:青春年华志在边疆

  

  邵书琴是一名“90后”,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当一年服务期满后,她主动申请扎根边疆,留在托云牧场工作,继续当志愿者,2014年被评为“兵团级优秀志愿者”、“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优秀志愿者”。

  托云牧场位于海拔2000-4800米之间,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紫外线强烈,这个南方姑娘却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她坚持跑步、打球、跳舞,身体越来越健壮;她学会了蒸馒头、擀面条、做拉面和抓饭,日常饮食已经成为西北风味。如今,牧场各族职工都知道了这个热情的广东姑娘,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可爱的小丫头”。

  邵书琴到牧场服务的第二个月,就承担了托云牧场小城镇建设现场观摩会的解说任务。当时,她对于托云牧场的综合情况还并不了解,靠着一次次深入基层连队了解情况,用短短两周时间,她就把托云牧场的情况烂熟于心,出色地完成了解说任务。2014年8月,服务期满后,她选择留场工作,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上级党委的认可,多次被抽调参与下基层调研、检查考核、案件审理等工作。2016年3月,她兼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后当选为托云牧场纪委委员。

  作为一名远赴新疆工作的志愿者,说起自己在那里的经历,她不言艰苦,笑谈收获的不仅仅是实用的技能,更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她说,有志青年应该让自己的青春才华在边疆放飞。

  刘伟浩:“诺亚舟”服务队造福群众

  刘伟浩1971年12月出生,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青岛分公司崂山支公司的业务经理。自2004年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他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被评为“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届道德模范”。

  2008年,他成立了青岛市崂山区“诺亚舟”志愿服务队,在奥帆赛期间进行向导和咨询服务,社会反响良好。自2009年以来,“诺亚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每年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假日,都会来到崂山区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慰问品,陪老人聊天。2011年,他带领“诺亚舟”志愿服务队,前往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送去图书和学习用具。2012年,“诺亚舟”志愿服务队联系爱心人士捐献物资义卖,筹集善款近万元,用于救助贫困家庭。

  早在2009年3月,他到区红十字会办理了捐献遗体角膜手续。在刘伟浩的带动下,他的妻子、弟弟和嫂子先后填写了捐献登记表。2009年,青岛市第一支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支队成立,刘伟浩担任队长,负责这支队伍的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这些年,他的一些同事朋友,还有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加入到捐献行列中来。青岛市《城市信报》救命血平台成立后,刘伟浩又作为平台管理员,积极参与其中,并广泛联系大学生加盟。

  2014年2月,刘伟浩荣获2013年度感动青岛十佳人物提名奖;2014年6月,他获得“青岛好人”称号。

责任编辑:王小伟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