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老艺人梅其柱在表演灯歌。 摄影/谌强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舞蹈家协会、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发展研讨会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的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花鼓灯艺人、流派代表和传人聚会北京,争说花鼓灯,共议保护发展。 中国花鼓灯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它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音乐舞蹈之林。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民间歌舞文化的实践表明,花鼓灯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优秀代表之一,是汉族民间歌舞的典范。2006年,花鼓灯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城市化、外来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花鼓灯原生态环境恶化,继承人老化和贫困化,普及度弱化,艺术特征淡化,流布范围迅速萎缩,陷入困境。2003年,花鼓灯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行列。蚌埠市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舞蹈家协会等机构的关心支持下,在资华筠、冯双白等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努力探索、艰苦实践,使花鼓灯艺术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花鼓灯艺术作品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演出和上海世博会演出,歌曲《好一个花鼓灯》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此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在发表独特见解和研究成果的同时,广泛探讨,深入交流,为花鼓灯艺术的研究、保护、传承、教学、创新、发展等提供了学术指导和理论支持,播放了花鼓灯艺术首席专家谢德林专题片并授予他突出贡献专家奖,向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赠送了锦旗。与会专家建议,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备选项目,花鼓灯应加快申遗步伐,争取早日成为世界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