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自2005年开始对全市进行全面摸底挖掘,逐个筛查,200多个非遗项目逐一浮出水面,显示出本土丰富的非遗资源。在深圳,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海洋文化相互交融。深圳不仅挖掘到珍贵的本土非遗资源,更有由外来建设者传入的非遗,这是深圳作为一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特色开展非遗传承。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得益彰,显示出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如何保护好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要结合城市特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虽短短30余年,但本土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深圳原住民主要分为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另外还有一部分属于沿海的福佬民系。在广府民系区域中,有“醒狮舞”“粤剧”“下沙黄氏宗亲重阳祭祖习俗”等传统民间舞蹈、戏剧和民俗;在客家民系区域中,有“麒麟舞”“客家山歌”“凉帽制作技艺”等客家传统舞蹈、歌曲、手工技艺;在沿海民系区域中,则有“鱼灯舞”“渔歌”“开丁节”等一批与传统渔民劳动生产相关联的舞蹈、歌曲、民俗。各种民系相互融合,又有“大盆菜宴”“水上娶亲”等民俗。由于明清时期朝廷在海边设立军事所城的特殊原因,还挖掘出了“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和用“大鹏军语”演唱的《大鹏山歌》等资源。 外来文化遗产与本土文化遗产相互兼容,是深圳非遗的一大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建设者不但为深圳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还携来了一大批珍贵的非遗资源。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医疗项目,“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源于河南,上世纪80年代由它的第5代传人郭春园携来深圳发展,并建立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项目,其发源地在广东潮州饶平县,由传承人传到宝安。另外,“贾氏点穴疗法”“骆氏腹诊推拿术”等一批资源项目也是由传承人带入深圳,并在此落地生根。这些外来非遗极大地丰富了深圳非遗资源,具有珍贵的保护价值。 深圳不仅注重传承本地的非遗资源,同样注重保护外来的非遗文化。每逢元旦、春节、元宵、中秋等节庆,深圳都会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活动中,既有深圳本土的非遗展演,又有外来非遗项目展示,不仅展示了深圳本土的文化魅力,更让外来建设者看到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 深圳还利用“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促进非遗保护工作良性发展。文化遗产日,不仅有“平湖纸龙舞”“上川醒狮舞”“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客家山歌”“客家凉帽编织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等本土非遗项目展演,更有外来的、地域性不明显的“剪影艺术”“剪纸”“捏面人”“内画”“竹编”等项目展示。 深圳毗邻香港,不少民俗民风两地共存共有。深圳则利用这种地域优势,传承和发展非遗项目。罗湖区已经连续举办3届深圳(罗湖)粤剧节,来自我国香港、澳门以及世界多国的华人,都派出艺术团体参与。福田区下沙村的祭祖每年更是吸引来自英、美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黄氏宗亲参加。香港新界山咀公立学校240名学生曾来到盐田区沙头角沙栏吓村学习国家级非遗项目“沙头角鱼灯舞”,沙头角鱼灯舞还应邀参加香港北区庆祝奥运大巡游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增进了深港两地对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在宝安、龙岗、光明新区,利用客家民系聚居的地域特点举办具有客家特色的活动,也是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例如备受关注的“深圳客家文化节”,市民参与热情极高,有力地保护和传承了客家民俗文化。(黄雅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