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成果大展:传承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之美
发表时间:2012-02-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传承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侧记

  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说,“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士的雅趣,那么,“柴米油盐酱醋茶”则为俗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这些留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雅”与“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性成果大展上得到了实践性展示,揭开了“非遗”的神秘面纱。

  2月5日,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非遗”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共展出了珍贵实物近2000件、180多个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有160余名传承人在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和生产工艺流程。

一位壮族姑娘在大展现场织锦(陈安迪 摄)

  手工技艺,体现文化积淀与生活情趣

  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春节符号的,自然离不开年味十足的年画。刚刚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四川省绵竹年画社所带来的年画作品给大展带来了格外的喜庆气氛。

  “虽然年画各地都有,但绵竹年画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手工彩绘与上色,同一张版因不同的手绘,效果不一。其制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介绍道。

  “年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是千变万化的。例如,用在书房里的多是对联,粮仓上的图案多为猫,用来祈祷五谷丰登之意。而在农家猪圈上则可以用孙悟空……”胡光葵说。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活中群体性的历史积累,也是民族精神的标识。而在每一项物质文化当中都包含着带有人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尤其是这种手工技艺,是现如今大批量的工业生产所替代不了的,在整个手工艺生产实践环节中,“非遗”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得以体现。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01798&encoding=UTF-8&data=AAeoJgAAAAcAAB7qAAAAAQA_4oCc6Z2e6YGX4oCd5oiQ5p6c5aSn5bGV77ya5Lyg5om_5pel5bi455Sf5rS75Lit55qE5paH5YyW5LmL576OAAAAAAAAAAAAAAAvMC0CFQCRI18Ul7qiGPIiX6iWTH7dLvlOVwIUQg2wzrVSMQ-RIAiIvvMQcBF59VM.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01798&encoding=UTF-8&data=AAeoJgAAAAcAAB7qAAAAAQA_4oCc6Z2e6YGX4oCd5oiQ5p6c5aSn5bGV77ya5Lyg5om_5pel5bi455Sf5rS75Lit55qE5paH5YyW5LmL576OAAAAAAAAAAAAAAAuMCwCFHjm-ZOJt_DlBM9EbbghRXxWkvjEAhQVTVOqIPHeRmwOV5_PRh_Ltu6y7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