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吟唱的一首渔歌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原生态惠东大海。
老人在表演。
“头帆扯起尾帆导,头帆扯起尾帆的;大帆扯起来开头,大帆扯起来牵虾。”4名年近古稀的老人吟唱的一首渔歌仿佛把现场观众带到了原生态的惠东大海。
从上周六起,为期一周的“乡土曲艺进深圳惠东渔歌成果展”在深圳中心书城展出,市民可一睹“乡土曲艺进深圳”活动惠东田野调查的全部成果,其中既包括惠东渔歌表演、艺术家创作展示。
海上渔歌 听出耳油
作为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业基金支持的一项公益活动,乡土曲艺进深圳项目把深圳市民推荐的乡土曲艺作为考察对象,把原生态曲艺带回深圳进行演出的同时,挖掘当地民俗文化、戏曲艺术、风土人情,进行艺术创作,并把创作成果带回深圳进行展示。经过网民的推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惠东渔歌成为首个乡土曲艺进深圳活动的考察对象。
上周末(3日~4日),来自惠东渔村的一支渔歌队伍在深圳进行为期两天的表演,为鹏城观众带来最原汁原味的海上渔歌。“演员”都来自普通渔民家庭,其中大部分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的传承人。项目策划人、紫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悦成表示,希望通过成果展,让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平台,增强市民对深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城市的文化根基。
不用排练 想唱就唱
今年66岁的苏荣妹9岁开始就跟着渔船上的大人学唱歌,“不用排,不能练,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听就听,想唱就唱,随时随地都可以唱。”她笑着说,她从来没有数过自己到底会唱几首渔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苏荣妹现在唱的内容已大有不同,“我们是疍家人,以前不敢上岸,上岸就被山里的人欺负,小时候只见天见水,不见山,从这船唱到那船,叫对歌。现在都上岸生活了,是从村头唱到村尾,有些时候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你一句我一句,不用一会,一首新歌就唱出来了。”苏荣妹说。
据了解,渔歌是渔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居于舟楫、随潮来往的渔民们千百年来以歌自娱、以歌解忧,不论是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还是在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都要唱起渔歌。曲调代代相传,歌词则随着生活的变化有所翻新,现在已经积累了三百首之多。(文/记者廖嘉明 图/记者杨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