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艺人孙兴茂是甘肃天水市雕漆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然而,现在他很少做雕漆。 记者近日踏访他简陋但却古朴典雅的正堂。堂内,一张长条几案上放着雕漆关公像。“买来的家具我都要自己上漆,”孙兴茂用手抚摸桌案说,“这些老雕漆家具有二三十年了,越擦越亮,没有啥变化。” “天水雕漆技艺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采用的雕刻填彩技法在全国漆艺中独一无二。”孙兴茂说,天水雕填工艺起源于南宋时期,20世纪80年代当地还出土了一批汉代漆器,这证明天水雕漆技艺所采用的大漆髹饰手法至少也有1000多年历史。 孙兴茂说,雕漆制作极为复杂,天水雕漆之所以成为珍品,就在于每件成品都要经过木工、漆工、石刻工、镶嵌工、描金工的苦心制作,一张沙发需经一百八十五道工序;讲究的雕漆台面,要反复刷漆三四十遍;雕漆的生产周期长,最快的也得四个月,有的甚至须一年多的时间。 据了解,天水传统漆器的优势是老雕填工艺。用刻刀在雕漆上刻,再填充颜色才算雕漆,这是全国独有的一种技艺与手法;还有皮胎、老大柜等都是漆器装饰的一种,有的已经失传。 “父亲是老艺人,也经营漆器,我小时候就在漆坊里跑来跑去”,孙兴茂14岁时跟父亲学雕漆,高中毕业进入雕漆厂工作,后来成为雕漆厂的骨干。 “干这一行,首先不能害怕被漆‘咬’,当个好漆工需要会画、会刻,还要会雕塑,懂色彩关系,更要会弄漆,不会弄漆不能算是个合格的漆匠,这是做好漆器最基本的东西。”孙兴茂说。 传统的漆要从山岭中采,而学习雕漆技艺需要吃苦耐劳,守得贫寒。“老人常说:谋生活的人有“三苦”,挖煤的,跑船的,还有就是割漆的。年轻人不愿学习雕漆,这个东西没有经济效益,前阵天水文化馆让我教一个小青年,人家觉得辛苦,学了几天就走了。”孙兴茂说。 这门工艺的手工性、艺术性决定其不能采用工业方式生产,只能通过手工劳动制出成品。孙兴茂曾与朋友合办漆器厂,但他坚持使用纯原料、老工艺未果,最终退出。老人现在对市场上所谓的雕漆很痛心,“现在很多漆工吃不下苦,不去山里采天然漆,用的都是化学漆、涂料,近年来,天水雕漆业日渐萎缩,昔日雕漆厂相继破产、改制”。 如今,掌握传统雕漆工艺的艺人年事已高,传承人也相继离世,有时雕漆卖不出去,艺人也因此改行。孙兴茂现在很少做传统雕漆了,但未远离漆,仍帮人做一些古琴的雕漆产品,都是仿古式的。(作者 张道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