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于上坟的老故事,主角正是表弟—— 老故事 新面孔 来扬(特别报道部) 双龙每年春节回家的动力除了探亲之外,还有上新年坟。 上新年坟的形式是上坟,主题是团聚——如今,双龙家族的规模已经达到近30人,四世同堂。平日里各自都忙,于是,新年和清明成了难得的家族团聚日。 和清明不同,新年上坟时的心境是愉悦的——几乎每年都能看到准备融入家族的新面孔,听到那些能让家族成员百说不厌的老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接纳家族新成员的仪式——随着双龙这一辈的不断长成,兄弟姐妹们会带上各自的伴侣来参加祭拜,让“新面孔”逐渐融入氛围,进而成为家族的新成员。 上新年坟时,全家会约在一个地点集结。各家陆续到达后,家长会把未来的儿媳、女婿介绍给家族的每个成员,让新面孔给各位拜年。随后,长辈们会问候一下新面孔,打听他们是哪里人,从事什么职业,同龄人则会和新面孔一起聊年轻人的话题,顺便把兄弟姐妹的小秘密告诉未来的嫂子或姐夫。 带不带新面孔过来,反映了各家对儿女所谈的对象的态度——尚未得到家庭认可的往往不会被带来上坟,而一旦被带来,一定是水到渠成,准备谈婚论嫁了。 头一回参加这种家族仪式,新面孔总是显得比较安静,更多是在点头、倾听。参加过几次之后,就开始主动与长辈们交流,和同辈们说笑,给小辈们发红包。不出意外的话,家族成员会在随后的聚餐上得到通知:某月某日在某地办酒,务必都来。 对新面孔来说,上新年坟和随后的聚餐是融入家族的绝好练习曲。这期间,他们能听到不少家族成员的趣闻轶事,有些故事的主角,就是自己的另一半。 这次家族的新面孔,是双龙表弟的女朋友。有一个关于上坟的老故事,主角正是表弟。 表弟小的时候,跟着舅舅舅妈去上新年坟。一大家子先来到了太太(姥爷的母亲)的坟前,大人们忙着清扫场地,摆放祭拜用品,孩子们就在一边玩耍。仪式正式开始后,各家按照长幼顺序先后来到墓碑前拜上几拜,口中念叨着对逝去长辈的祝语和对自己、对家族来年的心愿——诸如希望长辈在天之灵能保佑全家幸福安康,小孩茁壮成长。 轮到表弟一家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刚识字的表弟对墓碑上的文字产生了兴趣,向长辈们问起那些文字有什么含义。大姑就向他解释,这是太太的墓碑,墓碑中间刻的是太太的名字,左下方是小辈们的名字。 于是,识字不久的表弟开始在墓碑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却未能如愿——太太离世时,表弟尚未出生,墓碑上自然不会有他的名字。 眼看表弟的脸上晴转多云,泪雨将至,大舅灵机一动,掏出随身携带的红色圆珠笔,在墓碑上写下表弟的名字。小家伙这才露出笑脸,开心地和父母一起完成祭拜。 尽管后来为太太更换墓碑时,把表弟的名字也加上了,但这个以圆珠笔迹代替刻字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 今年,这个老故事自然又会被津津乐道一番。这回,表弟是主讲人,核心听众是自己的女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