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西瓜啦,这新到的瓜秧儿另一个味儿,吃到嘴里就赛过冰糖,这两个大啦!吃来呗,闹块尝啊!”一个多世纪前的老北京城,在勾连纵横的胡同里,隔着几条街巷都能听得到的叫卖是那个时候老北京人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而如今,哪怕钻进老胡同也找不回昔日货郎声声的岁月。随着人们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北京叫卖早已无迹可寻,唯有在少数人的记忆中依然鲜活。 “如今在北京叫卖已很难找得到,但是不能说没有人会唱这些调。”从1979年开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民歌专家陈树林就开始关注老北京叫卖调。他说,基本上现在还能唱的人有几类:一是过去的商贩,他们曾亲历过这种生活,所以他们的叫卖调最真实、最有价值;二是职业艺人,这些老艺人过去全都生活在北京,以杂耍、相声等说唱艺术为业,平日里小贩们的各种叫卖声萦绕在他们耳边,职业敏感加上艺术天赋使他们学会了很多叫卖调;三是一些老市民,这些人年轻时好说好唱,当年常常能听到街头的叫卖之声,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四是一些有猎奇心态的人,一般他们听到哪个好听就学哪个,学会了只是唱着玩儿。陈树林说,目前搜集到的800余首北京叫卖调基本上都来自这些人。 臧鸿属于前面说过的第一类人。他开始留意叫卖调始于9岁那年,当时家里几乎断粮,臧鸿和对门的“小歪子”决定去卖报赚点钱。两人找到一位批发报纸的老先生,连求带跪赊出了200份报纸,结果俩人卖了好几天都没卖完。有位一天能卖出500份报纸的老人问他们是怎么吆喝的,臧鸿回答:“不就是见人就问你看报吗?”老人说:“这哪行啊!你得憋足劲儿,拉长音,隔着两层院子都能听见,人家才能出来买你的报啊。”第二天,臧鸿就按老人的指点,在胡同中扯开嗓子喊,且边喊边唱,“嘿,不出两个胡同,200份报纸卖完了!”从此,臧鸿就特别留意各种小贩的吆喝。到11岁那年改行卖臭豆腐,臧鸿就把一般小贩常喊的“臭豆腐咧,酱豆腐”改成了“臭豆腐咧饶香油,酱豆腐蘸窝头咧”,生意登时就火了。那些年,他行遍天桥、厂甸和磁器口,能惟妙惟肖地模仿100多种吆喝,后来还拜了天桥的民间艺人为师,吆喝成了他的绝活儿,曾被老舍夫人称为“京城叫卖大王”。如今在每年的北京庙会上都能见着他的身影,一顶瓜皮帽、一身小贩打扮,不时地来几句吆喝,引得人们驻足欣赏。“上世纪80年代做普查时,听说这附近有一老头儿会吆喝,我们就跑去录音,结果臧老爷子打开嗓门一吆喝震得我们直往外跑。”陈树林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记忆仍十分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