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的导师”金展鹏:大师之德暖如春风
发表时间:2011-10-11   来源:北京日报

  人生相图

  离高考还有两天,一个孩子就顶着星星从家出发了。从广西荔浦到设在桂林的考场,足足104公里,金展鹏仅凭双脚,一步一个脚印地如期走进了考场。1955年他考取了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之一)金相热处理专业,在国家奖学金的资助下走进了“相图学”的世界。

  什么是“相图”?面对一窍不通的记者,金老师突然灵机一动,打了个深入浅出的比喻:“长沙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我们学校边上就是岳麓山,往东还有湘江,湘江一桥下面就是橘子洲,古城墙上有天心阁,贺龙体育场边有白沙井。这些景点都有其特定的经度与纬度,由经度、纬度及景点就构成了地图。而在材料学中,‘金相’就是这些景点,成分与温度就类似纬度与经度,于是就有了材料学中的地图——相图。你看长沙的导游图,连接这些景点不是有路线吗?分析这些路线,你就能找出游览精华景点的最佳组合和途径。在材料学中,就是‘相图’。”说完这些,金老师高兴地把并不灵活的左臂抬了一下,如果能活动,他一定会为自己精妙的比喻以手拍额。

  通俗而言,“相图”是材料科学工作者设计的索骥图,面对迷宫似的材料世界,相图会告诉你通往目的地有哪几条路,哪条路可能最好。也就是说,相图能从理论上解决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设计出性能最好的材料。21世纪三大支柱产业是材料、能源和信息,材料排在第一。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这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听起来很玄的专业?金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我们那个时代,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学一门技艺,但是我却选择了偏理论的专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对此有兴趣,而且考虑到祖国的需要。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理想是在生活的磨炼中一步一步去接近的。现在的大学生面临多元选择,不像我们那时候那么单一,因此坚持更重要。可以各方面都试试,多元发展,但要放到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中去。”

  这些话简单直白,却包含了金老师的人生体验。

  金老师的大学同学李松瑞老师告诉记者,“文革”爆发后,学校面临合并,人心惶惶,哪有心思看书。正当众人忙着写大字报的时候,金展鹏却一边在相图世界遨游,自编了油印版的《镁合金相图》;一边埋头苦学英语,跑到岳麓山上读《毛泽东选集》英文版。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1979年科学重新得到重视,金展鹏经校长黄培云推荐,被选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在瑞典,金展鹏就像一部发条拧得紧紧的机器,不停运转。实验室人多,到周末才会有些空闲,而这个时候就是他发条拧得最紧的时候。一次,由于时间太晚,他被困在电梯里,直到第二天工作人员上班,他才从电梯里出来。每个月学院都会发电影票,但是他从未去过,要知道同事们看电影的时候就是实验室人最少的时候。就这样,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他就像着了魔似地成天测试、分析那些枯燥的数据。

  为什么要干得这么“疯魔”?原来他憋足了一口气,要让中国在国际相图界争得一席之地。讲到这种责任,金老师说学生们应该多读中华民族史、世界文明史。他说,他相信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因而常思考中国的富强之路该怎么走?这也是从童年经历中引发的追问。

  金展鹏儿时,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然而,6岁那年,随着日本入侵,金家开始过起四处逃亡的生活。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空袭,父母将全部家当装进两个箩筐,饿了,就摘野菜就地生火;困了,就在荒山野岭席地而睡。也就是在这段逃亡的日子里,一个思想扎下了根:祖国不强大就要被欺负。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金展鹏在瑞典创出了“以1胜52”的美谈。当时,德国科学家做材料试验,用了52个试样,没有得到一个想要的相图,而金展鹏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首创了在一个试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德国科学家的难题。这就是他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这个方法就是后来国际相图界公认的“金氏相图测定法”,国际同行因此称他为“中国金”。

  1981年,已经小有名气的金展鹏,回到祖国。从飞机上下来,他搬下整整8大箱学术资料。为了节省空间,别说是外国的洋货,他连生活用品也没带回来一件。

  如果说相图是材料工作者的地图,金老师的人生“相图”就是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人的价值不是比谁官大,谁挣得钱多,而是要做点对人民有用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责任心、有理想、要学习,这就是我的人生坐标。”

  金老师还把他的一片赤诚,传给了弟子们。

  郑峰是金展鹏仅带过半年的学生,他把自己与金老师的关系定位为——首先是朋友。他在美国前后10年,每到一地,金老师都设法和他保持联系,不断通过电子邮件交换各自的研究方向与进展。2004年,郑峰终于回国了。他回国那天,金老师特别高兴,躺在床上和他聊了几个小时。郑峰说:“回想起来,在国外那么多年,我和金老师不知道通了多少电话,多少邮件。虽然他从没有对我说:‘郑峰,你赶快回来吧。’但金老师始终就像一根长长的绳子,系着我这个海外的风筝,最后我选择了回国。我知道,这无形的绳子就是金老师的人格魅力,就是他对科学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

  现在金展鹏的学生已有多人学成回国,投身到祖国的科研事业中。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8545&encoding=UTF-8&data=AAVRgQAAAAcAAB2eAAAAAQA54oCc5a-85biI55qE5a-85biI4oCd6YeR5bGV6bmP77ya5aSn5biI5LmL5b635pqW5aaC5pil6aOOAAAAAAAAAAAAAAAvMC0CFAnBlcHIQ6Chg7vxDjf1Pbun0XYUAhUAh1WX8X7r2elhRXm3iHAzJFOy2j8.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8545&encoding=UTF-8&data=AAVRgQAAAAcAAB2eAAAAAQA54oCc5a-85biI55qE5a-85biI4oCd6YeR5bGV6bmP77ya5aSn5biI5LmL5b635pqW5aaC5pil6aOOAAAAAAAAAAAAAAAuMCwCFHPbUWoxwEmqjk1qwulXPwBv67fEAhQcD2H0YA8yL9b6ajKYxk2350lLZ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