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如何,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绩。这个奖虽然是颁给个人的,但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整个加速器团队的肯定,是对几代人工作的褒奖。 ——谢家麟 2012年2月,谢家麟院士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束调管长廊。(资料图片) 1986年8月,谢家麟为高能所研制的对撞机上第一块聚焦磁铁钉上标牌。(资料图片) 翻开新中国的科技史,“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彪炳史册。这项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注和大力推动下建成的大科学工程,不仅让我国高能物理研究领域一举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提升了我国精尖制造业的水平,而且其产生的高性能同步辐射光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说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不能不提到这位科学家——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谢家麟。曾有不少人向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问起当年是否经历种种困难,他总是微微一笑:“什么叫科研?科研就是要解决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无路可走时走出一条新路。” 谢家麟简介 谢家麟,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造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世界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和世界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11项奖励。 谢家麟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途中受阻。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高能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总设计师和工程经理、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家麟: “原创是人天生的本性”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杰研究员是谢老的学生,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他对老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似乎永不衰竭的创新精神。 “记得有一次,谢老把他一个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发给我,我一看真的吓了一跳!他给这个学生开设的题目竟然是有关未来m子对撞机的。说实话,我这个小辈都还没敢想的问题,谢老不仅在想,而且已开始做了。” 谢家麟笑笑说:“我就是胆子大。”当年就是这种什么都不怕的冲劲,让这个中国年轻人名扬美国——1955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 “这件事情以前没人做过,无例可循。”谢家麟回忆说,因为是医用,要求格外高:除了功率要稳定、电子束的尺寸要合适、强度要均匀等等技术性的要求,还要测算出安全的辐照剂量和在人体内的分布。 他带领团队自己设计和制作零部件、设计实验方案,用了两年的时间研制成功,并开始临床使用。谢家麟回忆说:“在即将投入使用的阶段,有一个名叫赫西的医生朋友,常常半开玩笑地问我:‘你睡眠好吗?你知道我们美国病人是喜欢告状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也确实有些莽撞了。” 这位“莽撞”的科学家认为:“原创是人天生的本性。”谢家麟曾列出由他“个人负责研制成功的有相当规模的几件科研项目”:1953年至1955年,研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1956年至1964年,研制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1980年至1986年,研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1987年至1995年,研制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2000年至今,研制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 他说医用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中的前馈控制、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属于创新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自由电子激光等虽然是独立自主研制的,但主要还是跟踪国际发展的大科学装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方面‘跟踪’是必须经过的阶段。同样从发展历史上讲,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不同,摆脱‘跟踪’,独辟蹊径,才能成为科技强国。”他说,“在科技领域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脱离受制于人的局面。周总理曾说,我们要‘一买、二用、三改、四创’,这是至理名言,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道路。我希望大家要永远铭记。” 谢家麟认为,鼓励原创性研究也要由小而大。“要先鼓励在小处突破,不能只注意诺贝尔奖那样高水平的工作。老老实实,养成风气。” 他还曾反复强调自行研制科研仪器、设备,在原创新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目标、检验对象、使用方法都非常规,当然需要新的设计思想、新的装置,新的部件。”有些人认为从外国购买更快更省,一个大科学实验装置,常常是分片由国外厂家购买,人家给做出来、安装好、调试完叫我们来按电钮。“我们没有经历它的研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难以做出原创的、无例可循的或性能优于国际水平的新仪器、新设备来进行新实验了。”谢家麟说:“因此,除必要的情况外,我们应该尽量自制仪器、设备,培养制造业创新能力,给我国仪器制造业一个通过实践、改进提高、突破国际性能水平的机会。应该说,科学仪器制造业是创新研究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