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麟:我的一些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14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世纪50年代,谢家麟在45Me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台上工作。 (资料图片)

谢家麟院士和家人一起庆祝90岁生日。 (资料图片)

  我个人60年来在科技领域活动的经历和体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要树立坚定的自信。资质超人当然占有优势,资质差些也可以用加倍努力来补偿,“成就”并不是天才者的专利。我在《院士风采》一书中所提:“科学王国大公无私,人的能力有高低,成就有大小,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成果,这是永远如此的。”这正是爱迪生所说,天才是99%的汗水,外加1%的灵感的意思,也是我在此书中特别要向青年传达的信息。

  第二,有人把个人未来的发展过分依赖能否进入名校、遇到名师。当然,追随名师左右,与名师经常接触,春风夏雨,耳提面命,名师出高徒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理论方面。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容易遇到的,而对实验科技工作者而言,接受了合格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后,他的成长更依赖于一个实验室的整体互学作用和业务上自学能力的锻炼。

  第三,对实验工作者而言,应该注意“手脑并用”。在科技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大科学,理论与实践有明确的分工,不能要求大家都是“全面手”。但一般的应用性技术研究,用理论指导实验,用实验检验理论,理论与实验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而做实验就要有动手的本领。只有“手脑并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进展。

  第四,在实验室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要依靠长期实践的积累,它不是书本或老师可以教给你的,而要靠锲而不舍的努力,这需要个人兴趣来支撑。

  第五,“原创”是科研的精髓,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与“跟踪”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建立鼓励“原创”的环境和机制。

  第六,发展科技需要建立国际一流的大学和实验室。“一流”并不是指规模庞大、人员众多,而是指能够在某些学术领域占据国际一流的地位,产出重要的成果。

  第七,实验工作多属具体细节,周期长,牵扯问题又多,也不一定有显赫的结果,这样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只是雕虫小技,微不足道,实际上这正是科技发达国家机体中的血肉基础,没有局部的细小成就,就没有伟大整体的出现。

  第八,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来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另一方面,如果健康许可,也应做些本行的、力所能及的、规模较小的研究,“老有所为”,充分利用自己一生积累的经验,为国家建设添砖添瓦。(摘自谢家麟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自序,题目为编者拟。)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02324&encoding=UTF-8&data=AAeqNAAAAAcAAB2eAAAAAQAe6LCi5a626bqf77ya5oiR55qE5LiA5Lqb5L2T5LyaAAAAAAAAAAAAAAAuMCwCFGNPjTTlY1NuO-L5fB1OYEY0EFMaAhRoyPqq459Q1Ys-o6MsdECBtN2ZM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02324&encoding=UTF-8&data=AAeqNAAAAAcAAB2eAAAAAQAe6LCi5a626bqf77ya5oiR55qE5LiA5Lqb5L2T5LyaAAAAAAAAAAAAAAAuMCwCFFb7ah2cPIp5XkIeakCvRbkXbCN6AhRZsSYuuN4cgTYVXqFm7w7a_xb7n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