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仇逸)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航天科技史上不可跳跃的名字,这是人们耳熟能详时常带着感情提起的名字。11日,在钱学森100周年诞辰之际,围绕钱学森图书馆的开馆,记者采访钱学森的亲属、同事和学生、图书馆的建设者和参观者,走进这位伟人丰富而多彩的人生,领略这位赤子宽广而无私的人格魅力。 敬仰:钱学森手中的科技伟业 11日下午,钱学森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人们在馆前摄影,凝望图书馆外墙钱老微笑的面庞,领取门票的队伍井然。 走进大厅,一个令人震撼的现代雕塑冲入视野,4015页“模拟手稿”从9.8米高处直达眼前,组成“升腾的智慧”大型雕塑。在钱学森图书馆8万余件的文献资料中,手稿居多,是最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之作《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到我国第一本航天教材《导弹概论》手稿,到航空界使用20多年的重要公式“卡门—钱近似”的部分手稿,无不诉说着钱学森的不朽功绩。 在1992年钱学森《致李德华的一封信》展览品前,专程从武汉赶来的航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李德华告诉记者:“当时,我们都是科技界的新兵,而他是元帅,学科涉猎宽广、成就卓著,作为学生和后辈,他的业绩和精神是鼓舞我们前进永远的动力。”同样专程赶来的钱学森学生张光鉴说:“走进这个图书馆,我更加全面地感受到老师的伟大。” 在低速风洞试验段模型面前,6岁的顾盛博兴致勃勃地看着,他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我是一个高中教师,今天专门带着孩子前来,钱学森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 感叹:钱学森眼中的名利钱权 “父亲给予我最大的财富,是通过他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名、利、钱、权。”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告诉记者。 钱学森图书馆里有大量的照片,回国后的几十年里,无论工作或是休闲,钱学森通常都是穿着一身简朴的蓝色卡其上衣和军便裤,一只从美国带回来的公文包钱学森用了近40年;图书馆还原了钱老的书房和客厅,书房是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靠墙摆放着插满书籍和资料的书架,除了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空间所剩无几。客厅摆放着朴素的沙发和茶几,钱学森从美国带回来的音箱已经褪了颜色……钱老的家人说,在真实的生活中钱家的客厅就是这个样子。 钱学森图书馆珍藏了大量的钱老亲笔书信,晚年钱学森不断推辞各种荣誉:1980年7月31日,钱学森致信国防科委,请辞中央委员;1984年,钱学森致信科协,请辞科协委员的荣誉;1984年,钱学森在一封信中,强调自己“不写序、前言,不题词”、“不题写书名”、“不写传记”;1989年,钱学森在书信中提到自己不当顾问的想法;钱学森一直反对人们称他为“导弹之父”和“航天之父”……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87岁的罗宗英老人今天特意从家中赶来,“我是从事技术工作的,钱学森是我们科技工作者最敬佩的人,不仅敬佩他的成就,更敬佩他的品格。” 传承:钱学森心中的家国梦想 钱学森一生献身科学、献身国家的强盛,同时他一生都在学习。图书馆内,珍藏着留有钱学森“Nothing is final”(科学探索无止境)手迹的信封,表达他对科学真理的探求永无止境的信念。在钱学森图书馆,许多参观者被一面书信墙所震撼,那是钱学森的藏书和简报,密集地布满墙壁、直达屋顶。在钱学森当年的一本《工作手册》中可以看到,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关注每一个细节,包括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还缺多少螺钉、螺帽都有统计。 上海交大副校长,钱学森图书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吴旦表示:“在建设中,我对于钱老的事迹与精神有了深刻学习和体会。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和崇高品质。”吴旦介绍说,钱学森在美国科学界享有盛誉,并享受着各种职务、头衔带来的优厚生活条件,但他回国报效的意愿从未改变。回国后他曾说:“在美国,一个人一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美元也不存,他们听了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在校园内建设一座钱学森图书馆的倡议,2005年5月18日中宣部下达了《筹建钱学森图书馆工作方案》,各项筹建工作拉开了序幕。建设过程得到了各界鼎力支持,馆内有第二炮兵部队捐赠的改进型中近程导弹实体,钱学森家属捐献的近二万余册藏书、大量珍贵的证书、奖章和手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捐赠的东方红卫星1:1模型;解放军总装备部大力协助,在馆内复原了8乘以6米的低速风洞模型……10日来上海捐赠东方红卫星1:1模型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负责人说:“模型代表了中国航天人对钱老的思念。” 钱学森图书馆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等4个部分。长期关心支持图书馆建设的钱学森学术助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涂元季表示:“钱老的核心价值观,他的科学精神是可以打动人心的。我们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