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夏。日暮时分。沈阳市于洪区豪华的居民小区内。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手拎破麻袋,在小区内垃圾箱里仔细地翻找着……成群的苍蝇“嗡”地一声飞起来,老人浑然不顾。蓦地,一袋剩菜从垃圾中翻出来,他面露喜色,扭过头,迅疾地瞅了一遍四周,见没有人,急忙撕开塑料袋,抓起里面的肥肉,急慌慌地塞进嘴里。老人大口地咀嚼着,陶醉在久违的肉香里……这位拾荒的老人,名字叫田祥,是年60岁,赤峰市松山区人。他为何背井离乡,在沈阳以拾荒为生?他的故事,还要从1981年说起…… (视频来源:人民网) 1.一场突如其来的哄抢让他生意“关门”家徒四壁
时间追溯到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热衷做生意的田祥动了心思。在荒僻的小山沟里,昌德村第一家私人商店——“利民”商店开业了。 田祥。(资料图片来源:内蒙古晨报) 1991年11月,一位乡亲再次送来了500元,主动借给田祥。可是不到20分钟,这个人返回来要钱,嚷嚷说田祥的企业马上就要“黄”了。田祥资不抵债的消息,在乡里瞬间传开,一时间,田祥的家里、商店里,挤满了讨债的人。田祥好言解释的同时,急忙召集家人算了一笔经济账。一算,田祥傻眼了,盲目的投资,让田祥在10年间一共借了130多户人家的钱,除去固定资产能抵几万元,中间差着17万多元的“窟窿”。 2.拾荒还债:短乡亲们的钱 我田祥就是拖棍子要饭也要还上
1993年正月十五,田祥偷偷把老伴叫到一边,说出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主意:自己去沈阳捡破烂儿,还父老乡亲们的钱! 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庆昌德村西南沟村民组的村民田祥。(资料图片来源:新北方网) 过了七八天,晚上田祥捡破烂儿回来,手里举着几个白色的塑料袋,嚷嚷着说让老伴“解解馋”。老伴打开一看,是人家城里人扔掉的剩饭剩菜。有的,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馊味。老伴才知道田祥经常这样“解馋”,心里一阵悲伤。她强压住胃底泛上来的呕意,把好肉挑出来,洗了好几遍,从房东家要了一棵白菜,炖了一顿有肉的“美餐”。 3.攒够钱血汗钱:一份诚归故里的信念
田祥在沈阳捡垃圾一捡就是17年,没回过一次家。2010年末,77岁的田祥攒够了欠乡亲们的钱,终于可以回家了。 田祥获得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资料图片来源:内蒙古晨网) 崔秉森与田祥是多年的好朋友,田祥当年出事的时候,崔秉森经常开导他,并且提出原来借给田祥的5000元钱不要了,还又借给田祥5000元用来“翻身”。崔秉森见田祥回来了,把大伙叫到家里,摆上一桌酒席,田祥端起酒盅,还没说话,眼泪就掉出来了:“欠乡亲们这么多年的钱,我田祥有愧啊。麻烦你们帮我见证一下,我要还钱!” 两个人推起牛粪仍旧很吃力。(资料图片来源:内蒙古晨报) 其实儿女们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心,一旦还钱,手中又没有凭据,人家张口漫天多要怎么办……在儿女们的眼里,老父亲太老实,容易吃亏。 这些话,都没劝到田祥的心里去。田祥说:“人活着还图啥,不就是图希个好名声吗?” 道德点评:
也许有人认为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田祥老人还债也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去大力宣扬。是的,欠债还钱本是不值得过多的褒扬,但我们之所以为田祥感动,是因为他做出的诚信之举,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笔欠了17年的巨款放在今天,按常理而言,基本属于打水漂,而田祥老人不畏艰难,硬是凭借点滴积累还清了债款。这位普通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的诚信,让公众读到了一个人的信义,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精神坚守。
(责任编辑:卢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