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德:“啃雪”交警抗凝冻坚守岗位
发表时间:2013-02-27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年1月1日傍晚时分,绥阳遭遇冻雨,气温骤降,全县近两千公里道路全面告急!2011年1月1日晚上10点,黄新德带领六中队全体民警11人到达全县防冻防滑的重点路段--海拔1700米的分水岭路段迅速实行封路禁行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同时他们与当地镇村干部一起,开展雪凝道路灾情调查、救助被困车辆人员、撒盐融化冰雪、指挥疏导交通等。黄新德在交警六中队已经工作了15个年头了,深知分水岭路段是个短时间内啃不动的“硬骨头”,所以这次他和同事们同往常一样,出发时准备了些面包之类的食品充饥。但这次前后用了整整6天时间,才艰难地打通了分水岭路段。6天之中,他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冰天雪地的岗位上,车辆上不来,无法补给食物,想吃一口热饭、喝一口热水都成了一种极不现实的奢望。饿了,只能吃干涩的面包;渴了,只能啃冰凉的白雪;困了,就只能在警车上稍作休息。

  对于媒体的询问,黄新德说冰天雪地也好,酷暑烈日也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年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自己也没有想到工作间隙被同事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一夜之间竟然走红网络,成了万千网民心中最给力的“啃雪哥”。

 

  生活中,黄新德还是当地闻名的“活雷锋”。参加工作20年来,他帮扶的贫困家庭无数,先后资助10多名贫困学生跨入大学的校门,如今还资助着4名贫困学生。

  五涯村青年村民组李明久一家,和黄新德有着不解的渊源,黄新德对这个不幸家庭长达近十几年的帮扶,也重重的写下了他十多年如一日的爱民情深的起笔。

  原来李明久的丈夫和哥哥两弟兄先后入伍服役,但因患病无治不到30岁就相继撒手人寰,留下4个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亲,当时全部家当,只相当于一只母鸡的价值。

  了解这个不幸家庭情况的黄新德,黄新德不仅每年为李明久几个孩子交上学费,还想到要让孩子们穿好吃饱。每年,这位爱民交警都为孩子们送来新衣和食品。有一次,黄新德得知两个孩子得了重感冒,迅速把药送到李明久家,孩子们感动得给交警叔叔连嗑几个响头。每年农忙时节,黄新德也跟着忙,自己掏钱买来化肥等农资给李明久家送去。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黄新德没有显得特别激动,他只是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事一定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搞好本职工作是应尽的本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每做一件事,并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起码要对得起自己这一身警服。(供稿:遵义文明网)

网络时代,黄新德不以出格的言论、雷人的行为进行哗众取宠,而是以对工作一贯的负责、对群众由衷的热爱在网络走红,并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展现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风采。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小图.jpg
黄新德,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2月生,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人,三级警督警衔,现任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六中队指导员。参加工作20年来,爱岗敬业,帮扶济困,深得群众爱戴。2012年3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别好人。2003年2月,被省公安厅政治部评为“2002年度全省人民满意交通警察”;2004年2月,被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评为“2003年度全省最佳交通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06年5月,被绥阳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绥阳县十佳青年”; 2008年3月,被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全市抗凝救灾先进个人;2011年3月,被贵州省公安厅授予一等功;2012年1月,被评为遵义市十佳交警,被公安部授予二等功,被中央政法委评为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