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一个人感动一个国
发表时间:2018-09-14来源:光明日报

  变与不变: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

  开山岛是个荒凉的不毛之地,过去,除了嶙峋陡峭的山石外,就只有一棵长在岩石缝隙中的小冬青,那是岛上唯一的一抹绿。

  王继才有个愿望,把荒岛变成绿洲。

  岛上都是岩石,没有土,他就请渔民一袋袋运;海风大,树苗常常长出来一点儿就死了,他不灰心,不信这岛上种不活树!

  一年又一年,就在这种犟劲下,王继才和妻子硬是在岩石间的缝隙里,先后种活了100多棵树和一些菊花、喇叭花。王仕花说,老王就爱用亲手种的桃和无花果招待上岛歇脚的渔民,听别人夸他的果子好吃,他比什么都开心。

  岛上最多的树就是“苦楝树”,这名字听起来“苦”,岛上的生活也苦,但日子是越过越好的,小岛也越来越漂亮,所以,苦楝树结出的苦楝子,仔细品味,也有丝丝甜意。

  最初的20多年,王继才的守岛生活是默默无闻的。伴随着各级媒体广泛的宣传报道,夫妻俩的故事跨过了黄海海面,来自各方的关切无时无刻不温暖着这座小岛。

  2012年元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等一行四人顶着风浪来到开山岛,他们给“夫妻哨所”带来了崭新国旗、《升旗手册》,还有2008年奥运会专用的移动式手动升旗台。

  2013年,灌云县委县政府特批开山岛为全国最小的行政村,王继才是村党支部书记,王仕花是村委会主任,村里还有两个极少登岛的渔民。夫妻俩因此每月多了780元的固定收入,另外还有每年27000元的岗位补贴。有了这笔钱,王继才能偶尔买上几包香烟,王仕花能每年添置几件新衣。

  开山岛的硬件设施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的20多年,这里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夫妇过了无数个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的日子。如今岛上的6间旧营房都被重新整修,盖上了卫生间和浴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解决了夫妻俩长期的用电难题,送上岛的电视机、空调等家电让他们终于能看到了一点“外面的世界”。

  虽然岛上生活便利了不少,但依旧海风肆虐,气候恶劣,因此部队、政府也提出让夫妻俩下岛休息,但夫妇俩都决定继续守下去。

  2015年春节前夕,王继才参加军民迎新春茶话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回来以后,他激动地说“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更要守好开山岛!”

  夫妻俩的精神也时刻感染着儿子。2013年,王志国研究生毕业,父亲把他送到部队,留下一句“先报国,再顾家”就走了。王志国最终成了一名戍边武警战士。他三次写信,申请参加联合国常备维和警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旁人看来,王继才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但在王继才心里,自己守岛是报国,儿子从军也是报国,“一家人,两代兵,光荣!”

  记者手记:

  32年前,当登上孤岛时,王继才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名人”。但热闹终归属于外面的世界,王继才从没有离开过这个方寸小岛。在变化的世事与不变的孤寂中,支撑他走完这段旅程的,不过是质朴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在他身上,彰显的是初心的伟力。

  光阴荏苒,初心不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于千千万万如王继才一样坚守岗位作贡献的共产党员来说,不忘初心就是永远不要忘记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永远不要忘记事业起步时的承诺和誓言。

Scan me!
责任编辑:陶 恒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